12月7日,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COP28期间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记者:近日,英方官员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谈及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声称中国是排放大国,1990年以来排放大量增加。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使馆发言人:英国这位官员的评论很片面,与事实不相符,缺乏科学性,也未对应对气候变化展示应有的积极态度。
全球气候变暖是温室气体累积排放的结果。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一直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英国对此也负有历史责任。
中国一直重信守诺,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9%,已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还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中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专项资金超过12亿元人民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已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普遍将用40—70年,而中国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只有30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和最新贡献,展现了同发展阶段和国情相匹配的气候雄心与全球领导力。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各方要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目标。发达国家理应也必须承担率先大幅减排义务,大幅提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的力度。在这方面,英国应该做得更好,而不要降低减排力度、推迟减排时间表。
希望英方尊重事实,采取切实行动,与各国一道共同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而不是推卸责任。
荣耀的ESG实践已走出"政策合规驱动"的初级阶段,进入"战略价值驱动"的高级阶段。随着AI技术在无障碍创新、绿色制造提效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持续深化,其有望在ESG领域形成更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为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路径。
“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成立25周年的旗舰项目,旨在遴选在可持续发展、供应链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链主企业,通过共享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经验,推动全价值链践行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作为光伏行业绿色转型的领军企业,固德威凭借在绿色制造、智能创新及供应链尽责管理方面的突出实践,成功入选UNGC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
鼓励开展气候投融资,推荐具有氧化亚氮减排效益的项目纳入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库和气候投融资试点项目库。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碳市场建设过程还涉及多方面利益主体和政策要素,需妥善处理好各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