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财商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媒体眼中的上海金融丨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让“活水”注入小微企业

上海金融官微 2023-12-18 15:19:08 听新闻

责编:杨恺宁

作者:王蕙蓉 澎湃新闻记者

谈及我眼中的上海金融,可能是更加微观的一个金融世界,细微到每一个金融机构或公司,甚至细微至受到金融普惠的每一个人。

普惠金融,顾名思义,是将金融普惠到需要它的人或企业。早在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明确定义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对于一个信用社会来说,普惠金融可以为小微企业注入持续生存的活水。

图片来自澎湃科技

 

今年下半年,在一次采访中,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研究专家,中国区块链与产业金融研究院院长刘洋曾和我说,小微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我深以为然,小微企业 “星罗密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它可以是街坊邻居熟知的一家小超市,或是一家精美且具有独特风格的服装店。

小微企业关乎的是民生,而民生无小事。

 

今年6月至8月,我有幸参与了“数都上海”系列调研,实地采访并调研了沪上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去细微了解普惠金融如何依托数字化、科技化的手段去惠及更多用户。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普惠金融中所指的“普”和“惠”,是要覆盖尽量多的有需求的用户,以及如何在利率上给到用户足够多的空间。从普惠金融的产品形态上来讲,有一类偏向个人消费端,另一类偏向企业端,企业端则更多面向小微企业。

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和我提及,普惠金融客群具有“小而散”的特点,其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又具有“急、快、散”的特点。因此,传统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公司既面临着小微企业经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又难以依靠大量线下人工的传统审批模式来服务小微企业。

 

发展金融科技就成为了一条必经之路。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行动,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一些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以缓解。通过数字化转型,依托数据平台,银行可以实现在线审核,大幅降低成本,使得普惠金融的实现有了可能性。

比如,某行上海分行首批参与了上海大数据平台普惠金融应用,通过引入大数据中心的风控数据作为贷前、贷中、贷后的数据支撑,帮助该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完善银行风控模型。

 

而针对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双向信息不对称的难点,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在2022年9月正式启动,在沪金融机构踊跃参与,首批团队包括24家试点金融机构和产业部门推荐的89名普惠金融顾问、94支专业服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金融问诊、融资规划、上市辅导等金融咨询和专业服务。这一制度的初衷在于“企业有所呼,金融有所应”。“首先是企业有需求,再由我们来自于金融机构的普惠顾问给企业一些引导性的咨询意见,然后根据咨询意见去衔接适合、匹配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及其他的一些专业性服务。”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徐铮镕曾和我说道。

据了解,目前已启动顾问团队新一轮扩容工作,预计顾问人数将达500人,团队参与人数近千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普惠金融顾问制度已形成了“线上平台+线下枢纽”双轮驱动服务模式。从线下来看,已在徐汇、静安、普陀、金山、长宁、嘉定、闵行、浦东、崇明9个区设立普惠金融顾问服务枢纽,已推动举办服务对接等活动200余场;从线上来看,已上线了“上海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并已接入“一网通办企业云”,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公信力和覆盖面,增强了顾问服务的可达性和实效性。同时,推动普惠金融顾问制度与监管部门的“万企千亿”等行动对接,更加精准地服务实体企业需求。

 

金融科技的力量还不止于此。

除了助力普惠金融惠及更多用户,金融科技还可以为金融机构或公司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近年来,沪上有信托公司在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动业务流程线上化、自动化,并通过数字化赋能,提供精细化的业务服务。

随着今年信托业务分类新规的实施,信托行业更强调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发展金融科技可以赋能信托公司,通过数字化、科技化的手段来实现差异化服务,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未来或许会出现更多新的业态,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企业信息将更加复杂化、专业化,这对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公司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也将助力金融机构与公司走向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