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肖小和: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票据方向硕士研究生谢玉林)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加主动地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的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是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是金融必须要做的,也是应该做的,而且必须要做好,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也为金融体系发展开拓了广阔天地。票据作为金融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且有能力为科技金融的发展作出贡献。
票据业务服务科技金融的思考
1、票据是服务科技产业理想工具之一
2023年11月,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
票据作为科技型企业获得低成本短期融资的理想工具之一,在推动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大有可为。无论是在科技企业初创期,还是成长期,成熟期,票据都可以为其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推动科技企业使用票据,就是把金融资源用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科技创新。就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中小微企业中去。
2、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票据服务科技金融中心
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科技金融中心,并与票据部门协同,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票据服务科技金融重点领域,针对本行白名单之内的科技企业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加大风险容忍度,对工作人员为科技企业办理票据业务给于绩效考评的政策倾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数据安全和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推动跨部门间的科技企业数据信息共享,为票据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营造适度宽松环境。
3、发挥票据服务先进科技行业作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强化票据在先进科技行业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领域,保证科技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增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于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细分科技行业市场,强化对于科技企业的研究与分析,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推科技强国建设。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要大胆使用票据,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主动向银行披露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为下一步多渠道融资奠定坚实基础。
4、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
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有其专业性和高门槛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票据在服务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的专业领域,但不是所有票据从业人员都对科技企业有所涉猎。因此,需要拓展票据在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与科技咨询培训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领域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进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5、票据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目前,由于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用于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中长期贷款产品品种少,而社会融资的中介费、过桥费等费用高,再加上国有资本普遍只关注企业中后期项目,对于初期“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植催长意愿和驱动力不足,导致“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票据贴现相对于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而言,既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6、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创造作用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体现了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性和科技金融支撑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央行要充分发挥票据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企业,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解决初期融资的问题,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创造,优化科技企业营商环境。
7、创新票据产品发挥服务科技与产业融合作用
当前限制我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低下的问题。一些科技成果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或者利润空间较小,极大地遏制了科技创新。要创新票据产品,将科技成果和产业相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8、发挥供应链票据在服务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转型中的作用
供应链票据属于电子商业汇票,其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业务,均适用票据法律关系,受《票据法》的保护。供应链票据具有“可拆分”的特点,能够实现票据的多级流转,解决科技上下游企业资金流转问题。同时,科技企业在进行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时,出现资金紧张,此时它们也可将手中持有的供应链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缓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而无需以更高的代价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
9、防控票据在科技产业行业中的风险。
由于科技型企业天然具有的高风险性、周期性长、失败率高等特点,就对票据在科技企业中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对监管机构而言,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准备,对票据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可能产生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第二,对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银行机构实际情况制定科技企业的授信政策,适当提高中小微科技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加强票据从业人员对科技企业的跟踪和研究,防范道德风险;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科技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第三,对科技企业而言,要诚信经营,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在银行工作人员审查时,主动披露相关信息,减小因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加大基础研究建设之外,上海也在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引导鼓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海陵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十条政策》出台。
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未来五年,邮储银行将为各类民营经济主体累计提供融资支持不低于10万亿元,为科技创新领域主体累计提供融资支持不低于3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