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顾继东:读《传习录注疏》,参加阳明雅集丨新春阅读

第一财经 2024-02-09 10:52:07 听新闻

作者:顾继东    责编:李刚

这是《论语》中孔门师徒谈论的延续,也是柏拉图笔下的《会饮》,需要脑力操。

春节将至,或三二友朋聚会,相谈甚欢;亦可一人读《传习录注疏》(邓艾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沉浸中参加王阳明和弟子的雅集。这是《论语》中孔门师徒谈论的延续,也是柏拉图笔下的《会饮》,需要脑力操。谈论的核心观念和主题有“心”“知行合一”“致良知”“亲民”和“天地万物为一体”。

先让我们和弟子徐爱一起向阳明请教“知行合一”。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接着用《大学》中的一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举例。“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 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王阳明进一步阐述,“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也就是知行相互包涵,统一于同一现实活动。王阳明继续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在和顾东桥的书信回复中,王阳明又从时间上否定了知行的先后之差,即便是功夫次第的“毫厘倏忽”。强调“知行之为合一并进”。

顾继东在绍兴阳明故里

王阳明为什么会提出“知行合一”,为什么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呢?

钱穆先生认为:“要研究王学的人,不要忘了他成学前的一番经历。他说‘立志’,说‘诚意’,说‘事上磨练’,说‘知行合一’,说‘易简’,说‘真切’,凡他说的一切,我们要把他自己成学前的种种经历来为它下注释。”

立志“做圣贤”的王阳明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呢?他所侍从的皇帝朱厚照,乃是大明朝最爱玩的一个主。以至于后朝,清代的皇子们读书如果不专心,太师马上就会拿朱厚照作反面教材,“难道你想学朱厚照吗?” 张廷玉等在《明史》中评论:“明自正统以来,国势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有一日,乾清宫因张挂花灯失火。朱厚照非但不下旨救火,反而欣赏起了火景,拍手大笑:“好一棚烟火啊!”有作者将他比作在罗马大火中吟诗弹琴的尼禄。

朱厚照执政前期是刘瑾专权,后期是江彬乱政。王阳明俱深受其害。王阳明三十五岁时,碰上言官戴铣因弹劾刘瑾而被廷杖。王阳明上疏相救,称刘瑾为“权奸”,被刘瑾廷杖四十,并远谪贵州龙场驿。

王阳明四十八岁,身为江西巡抚,遭遇宁王朱宸濠造反,王阳明发兵平叛,大破之,生擒宁王。而朱厚照自称“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率官兵御驾亲征。即便王守仁捷报传来,仍一意南征。他身边的江彬甚至建议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里,再生擒,以展示皇帝威武。王阳明为了百姓安宁而抗旨,他选择直接“献俘”。武宗与侍从身着戎服,演了一出凯旋闹剧,在军队的包围中,将朱宸濠除去枷锁,当场再擒。

朱厚照在王阳明生命中的两个主要节点,龙场驿谪贬和宸濠之变中都直接挑战了王阳明内心的认知和信念。荒谬催逼了理性的反思。在忠君的框缚中,在“天人感应”的皇权传统叙事中,王阳明当认知失调,难以归因。他不得不重新反思朱熹的格物之说,也就是反思包括忠、孝、弟等具体物事的规则体系,反思和批判这些思想的前提,进而改变纲常规范的普遍有效性。

他发展了孟子的“良知”,将其提升到了“本体”的范畴,“第一义”的高度。“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有学者以为,这种良知说可以比照阅读康德的先验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认识必须符合对象”的立场,康德提出:“人们可以尝试一下,如果我们假定对象必须遵照我们的认识,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

在心学中,良知是先天的,也是先验的。良知成为第一义,以先天的、直觉性经验重置思想前提,更以先验而改变“自然意识”的理论视角,重新提挈纲常。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于良知,忠、孝、弟只是具体的“物”和“事”。没有在 “心”之外独立自存的“物”,凡“物”必是“心之物”“知之物”。于是在理论的重塑中,让王阳明面对朱厚照的荒谬,有了强大的心理韧性。“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如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于是他抨击臣子“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欢谑跳踉、骋奇斗巧、献笑争妍”,并称“时君世主”“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之事业而止”。

他更是提出了“天下之公道”“天下之公学”的概念。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

这引导出徒子徒孙李贽的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相对主义思想。

王阳明没有在“公道”“公学”上继续点破,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皇权稳定的时代。但他的徒子徒孙黄宗羲,在一个皇权不稳定的明清过渡期,依其心脉,提出“天下非一人之私,道非一家之私”“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

在彼时,王阳明强调了“个个心中有仲尼”,“这良知人人皆有”,破除了圣人的神秘,让每一个平民都有了成圣的可能。天子不是唯一和既定的天选。“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真知而行之也。”皇帝要成圣,也要“知行合一”。如此,在良知前,皇帝和平民拉平了,好比马丁·路德以“信”拉平了大主教和普通信徒在上帝面前的距离。又如马丁·路德的“人人皆为祭司”,成圣的道路,每一个个体“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什么是王阳明的“心”“良知”?从恻隐之心,自然扩展为“援天下之溺者”。

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厕身阳明雅集,我弱弱地想举手,“心学圣脉,此刻如何承继?”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如何知行合一?不论是危言危行,还是危行言孙,提取公因式,人总要做正直的事。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如何让孩子立志?“科举不患妨功,惟患夺志。”现在的教育,侧重科举应试型的内卷刷题,或兴趣推动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学习。但在遭遇这个世界中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断崖式人生节点时,除了知识、智慧,我们更需要判断力和勇气,而这就需要致良知的功夫,修炼人生境界。

我的领悟有限而粗鄙。所以,我推荐邓艾民的注疏,因为在这个雅集中,他还呼朋唤友,叫上了孔子、孟子、佛禅高僧、日本的藤田等等。参加阳明雅集的时候,梁启超叫上了柏格森,某些当代学者叫上了康德。因此这个雅集还是要读者你自己来召集,自己来沉浸。

读别人的读后感只是上了一道三文鱼,自己研读,却是自食刀鱼或鲫鱼。前者或大快朵颐,后者泯刺之时或有鱼骨哽咙,但个中鲜美,唯有自知。

来,让我们和阳明的弟子燕集天泉桥上。“诸弟子比音而作,翕然如协金石。少间,能琴者理丝,善箫者吹竹,或投壶聚算,或鼓棹而歌,远近相答。”阳明曰,“狂者志存古人,一切声利纷华之染无所累其衷,真有凤凰翔于千仞气象——”

《传习录注疏》

[明]王阳明 撰 邓艾民 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12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