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仍将会稳中前行,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一方面,能够不断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仍然会为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将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张建平指出,中国目前已成为一个创新驱动引领的发展中国家。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成长,“三新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有力地带动中国朝着服务化、高技术化方向不断迈进,为中国经济增添新动能。(中国新闻网)
多位专家分析,6月份CPI由负转正、PPI降幅连续4个月走扩,前者回升缘于输入性下行压力减弱和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后者降幅扩大则缘于国内投资需求疲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受关税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通胀回升将持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全年低通胀格局难改。这也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或将不再仅仅凭借其体量规模赢得全球关注,也将凭借这些难以复制的稀缺属性,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支点。
可以将未来的投资部分导向“消费端”。面向消费端的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是打通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一步释放看好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信号,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增配中国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