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返乡创办木艺工坊,他做生意的方式为何不一样|新春书摘

第一财经 2024-02-17 09:29:30 听新闻

作者:黄灯    责编:李刚

章韬大学毕业后,因生意上的历练和现实中的打拼,他年少时代朦胧、不确定的梦想,在现实的显影中,竟然倔强萌发。

前言:《去家访》是黄灯继《我的二本学生》之后推出的新作,记录了她从讲台上走下来,在2017年~2022年走访学生家庭的见闻和感想。她长途跋涉,和学生一起重走他们的上学路,也与其家庭成员、同学发小、街坊邻居一起交流,倾听他们对教育和人生的体悟。这些零碎又日常的家访笔记,让黄灯重新认识了“二本学生”,他们是被疏忽的群体,也是鲜活的个体。

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部分篇章,以飨读者。这一章原名《大学生老板》。

章韬毕业回家后,严格按照“成家立业”的古训,进入自己的人生轨道。父母老早就告诉他,不要找外面的女孩,一则语言不通,二则生活习惯不同。章韬知道,爸爸妈妈是权威型家长,外面前卫时尚的女孩,在亲子关系中和父母类似朋友,这和他们的家庭氛围显然不同。作为独生子,他从小就接纳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父亲遭遇车祸后,做任何选择,章韬都会从家庭角度考虑,既然父母对自己找对象有明确要求,遵从他们的意愿,就成为章韬理所当然的选择。

章韬大三时,父母看中了邻村一个女孩,托人牵线,章韬主动和她取得了联系,两人共同语言多,极为聊得来,恋爱两年后,顺利进入婚姻。对章韬而言,“成家立业”的大事,在大学毕业仅仅十个月后,就成功完成了一半。妻子职高毕业,曾在昆明从事酒店管理,尽管在城市生活多年,却始终保留了农村女孩的朴实,并未受到消费主义的半点影响。在家庭分工中,妻子不仅和妈妈承担后勤任务,还要和章韬分担销售工作,她语言天赋好,在章韬鼓励下,一边学英语,一边学缅甸语,既方便了当下的木艺销售,也为今后的转型提前准备。

想起大学的生活,章韬偶尔会问自己,读大学,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到底有没有用?大学期间,章韬宿舍住了四个人,两人来自山西,一人来自广东,他来自云南。其中,来自山西的刘鹏,对他影响最大,刘鹏爸爸经营了一处家政公司,他从小就学会了从经济层面对人生进行规划,进入大二,他果断转去了金融系。来自广东佛山的邓子阳,家里经营混凝土生意,大学毕业后,他去英国待了两年,回国后,自己开了一家车行,同时经营一家烟酒行。这种偶然的巧合,在他们日常的交往中,强化了几个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在学生时代,就坚定了他们对自由职业的追寻。

来自同伴的提醒,会让章韬意识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章韬承认,尽管云南人的身份带来他人的成见,例如大学期间,同窗都建议他申请助学金,实际上,这种对云南地处偏远、生活贫穷甚至刀耕火种的想象,并不符合自己的实际,但他来自乡村的人生起点,比之舍友,还是有看得见的差距。童年时期经济上紧紧巴巴,会导致章韬偶尔缺乏自信,以致刘鹏得知他下定决心要回乡创业,作为挚友,曾郑重地叮嘱:“有些东西你如果放不开,会影响以后要走的路,不要因为出身平凡,将钱看得太重,免得死在‘节约’观念上。 ”在经营宗艺木坊的过程中,章韬始终记得刘鹏的叮嘱,从不和客户斤斤计较。

另一件让章韬感触颇深的事,是念大学的积累,帮助他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章韬大二之前,喜欢看课外书,阅读量很大。假期回到父亲的工坊,有时接待客户,他发现与他们的交流,很少直接触及产品,而是更多聚焦与产品无关的其他话题,“说到底,还是价值理念和他们相近,与客户产生共鸣后,他们非常信任我,认可我,进而认可我做的产品,没想到,无形中,竟然搭起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这让妈妈对我刮目相看”。

得知父亲获得“根雕传承人”的强烈心愿,章韬不动声色地引导他阅读历史书,引导他更深地理解产品的文化内涵,“不要让非遗评委觉得你是个大老粗,而要让他们看到你的文化”。有意思的是,家里的氛围,因为大学生儿子的回家,发生了很多改变,章韬只要有空,依然坚持大学年代的阅读习惯,并将阅读范围更聚焦于历史书籍,“我跟爸爸都喜欢研究历史,有时外出买料,需要坐很长时间的车,整个旅途,我们都在谈论历史,国家的历史、村里的历史、个人的历史,我们都会讨论。 ”

章韬大学的专业是中文,他将自己目前从事的工作,描述为“文艺加体力的结合”。他坦言,加工木艺,尽管算得上体力劳动,但同样能让人感受到艺术创作带来的快乐。对章韬而言,销售工作算得上脑力活,和客户的大量交流,不但会给他带来实际的收入,也会帮他获取新的信息。相比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章韬工作的开放性及与他人的密切联系,让他享受到了触手可及的社会教育,他将客户带来的人生滋养和启发,视为大学教育负载的溢出效应。

妈妈此前坚信“无商不奸”的古训,但一家人的性格天生厚道,没有半点“奸”的影子,她对开办工坊始终惴惴不安。她希望丈夫去别的工坊打工,希望儿子凭学历找一份稳定工作,妈妈没有想到,章韬文化素养的积淀,增强了与客户的思想交流,而相同价值观带来的信任,让她亲眼见证儿子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变为现实。

一个广西的客户,因为和章韬聊得来,不但帮衬了很多生意,同时以朋友的身份叮嘱章韬,手头紧张的时候可以找他周转资金。两人聊得投机时,甚至会讨论“劳动人民”的话题,广西客户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很重要,社会一直在变,但中国劳动人民的质朴没变,只有这些人,才是最真实、最靠谱的”。他建议章韬一定要接地气,只有内心看得起劳动人民,才能保持内心的笃定。

一个做工程的湖南客户,来过腾冲四次,接触了很多工坊老板,最终将信任托付给章韬,同时引荐很多同行来洽谈生意,“我毕业那两年,超过三分之一的业绩,是他帮我拉来的”。湖南客户鼓励章韬打开思路,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尝试做一些投资,2016年,章韬贷款买房的决定,就来自他的建议。

妈妈以前并不理解章韬所说的“磁场”,但他开启的全新销售模式,让妈妈看到商家和客户之间,就算不见面,同样可以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妈妈以前只相信埋头干活,只相信劳动才能带来财富,但现在,她发现儿子没怎么和人谈生意,却总是将交易顺利促成。妈妈以前对章韬念完大学不肯进入体制、不肯找稳定工作耿耿于怀,但现在,她切身感到,儿子作为一个念过大学的老板,终究和身边多数没有念过大学的人不同。

爸爸最自豪的事情,来自客户对章韬的高度评价,“他们夸赞我的工艺和才华,更夸赞章韬的朴实和靠谱,深入交流后,客户发现我们不但产品好,人也很有思想。 ”对章韬来说,这些通过网络认识的客户,他们交付的信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他们将业务托付给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善意”。在章韬看来,自己二十多岁的年龄,就拥有机会从客户身上获得思维方式、价值观的洗礼,并借此进一步丰富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帮助自己获得更快成长,他将这种收获归结到念大学带来的契机,“我不读大学,也可以做目前的生意,但状态会完全不同”。

有意思的是,章韬大学毕业后,因生意上的历练和现实中的打拼,他年少时代朦胧、不确定的梦想,在现实的显影中,竟然倔强萌发。他坦诚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对自己的触动,“大学时候,我就设想,若有机会,一定要从学校做起,一定要向外界介绍我的家乡,然后拉动整个腾冲的教育资源”。他认同教育的可持续价值,并对乡村教育有着特别的关注,腾冲的和顺是他心中的理想:“和顺成为一个非常牛的村落,就是因为那儿很多做生意的人,知道物质与文化并存的道理,他们拿出自己的股本,保留自己的文化根脉,赋予家乡一种永恒的美感和魅力。 ”目睹城乡的差距,章韬担心寒门难出贵子,“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介入,这一担忧就会变成现实,要阻止这样一种趋势,社会组织真的很重要”。

在我的学生中,章韬始终呈现出充沛的元气,他知道当下同龄人的不易,广州的实习经历,让他体验到了驻留大城市的艰难,但他依然坚持:“从微观看,我们这个时代,比你们那时候要好。”

《去家访:我的二本学生2》

黄灯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2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