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19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按照市委部署,科学谋划、有序推进2024年度政府立法工作;持续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平;推动自然保护地高质量保护和发展。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指出,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法治基础。要坚持科学立法,聚焦重点领域,增强立法的整体性、协同性,用足用好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加快构建与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要坚持民主立法,充分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加强立法调查研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坚持依法立法,全面完整理解“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准确把握宪法精神和上位法规定,遵循立法程序、严守立法权限。同时,要坚持立改废并举,加强立法效果评估,及时清理修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符合上位法规定的法规规章。
会议原则同意对《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缓冲区管理办法》的修订并指出,经过不懈努力,上海建成了四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形成了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缓冲区梯度化管控体系,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要把水源安全保障和水质改善放在优先位置,将缓冲区产业准入、固体废弃物管理等各项管控要求落实到位,守护好一江清水。要促进系统治理,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构建一体化监测体系,强化长三角和上下游协同治理,健全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缓冲区负面清单管理,处理好水源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自然保护地保护和发展规划(2024—2035年)》并指出,要强化机制创新,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强新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并结合上海实际,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落实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建立监测体系、加强评估考核、强化执法监督。要有序拓展科普、文化等功能,适度开发生态旅游等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价值和综合效益。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坚持产数融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资产数字化等领域的运用。
支持优质企业以链强链,对于优质项目给予最高产业政策支持,支持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项目打包同步落地。
海关支持上海“东方美谷”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一条措施正式对外发布。
推动家政和养老服务员工制工作走深走实,更好助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完善人才培育机制,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让农牧民群众有更大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