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靠AI赚翻了的黄仁勋,却强推搞人类生物学!这是为啥?

2024-02-28 18:42:46 听新闻

作者:王煜全    责编:蔡嘉诚

在未来的方向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些将来可以出成绩的前沿。

本文作者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2月12日,在2024年世界政府峰会上,阿联酋负责人工智能等事务的国务部长OmarSultanalOlama问英伟达CEO黄仁勋,如果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人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

黄仁勋表示,如果在过去的10到15年间,几乎每个人都会说应该学习如何编程。但现在情况完全相反,任何人都将不需要编程,编程语言将会更加人性化,未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程序员,技术鸿沟已经弥合。

如果他能重新开始的话,他会选择“人类生物学”(HumanBiology)。

最近,黄仁勋的一段话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有记者问他学生们未来应该选什么专业。黄仁勋说因为现在人工智能门槛如此之低,已经几乎人人都可以用人工智能来作为助手,帮助自己做事了,所以这种时候你再去学人工智能似乎就没那么大必要了,你要去选一个更能出成果的领域。

黄仁勋认为他会去选所谓的“人类生物学”。

当然,一听黄仁勋就不是学生物背景的,因为这个词是他自己造出来的,我们生物专业的人不这么说,我们一般叫生命科学。因为生命科学指的不是动物生命,动物生命就叫动物学,生命科学指的是人类生命。但是他的思路是对的。

顺便多说一句,就是英伟达充分显示了黄仁勋的前瞻性。

英伟达今天的成果其实都是黄仁勋的前瞻性布局带来的,所以黄仁勋说话一定要听,而且黄仁勋最近很多言论都说得非常到位。

比如,他曾经在GPT3.5出来的时候,说这是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他还强调说现在人工智能的一大特点就是把人工智能使用门槛降到非常低,所以人人都应该使用。这些都是真知灼见。

他现在说的未来择业也是另一个真知灼见,我认为大家也一定要认真听一听。

但是注意,我认为黄仁勋说的话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现在生物制药的时候来临了,你可以投入去做制药了。

黄仁勋说的是像人工智能一样的下一个大突破到底在哪。

那为什么大突破是要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呢?黄仁勋可能也未必清楚,他毕竟不是这专业。但我是生物学专业的,我们很清楚,就是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结合。

注意,人工智能在这之前就和认知科学一直有结合,但是以前主要是认知科学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增强学习等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借鉴了人的大脑结构的。

我们大脑的结构就是这样积累对环境的认知的,很像GPT,就是有了一个好的结构,有了足够大的数据,有了足够的训练,就产生了智能,所以人工智能今天的进展是向人类智能致敬的结果。

但是很快会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是人工智能反哺人类智能,甚至会推动人类智能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纪元。

以至于可能到50年之后,那时候的人经过大量人工智能结合认知科学的训练,他们看我们,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看三五千年甚至一万年以前的原始人一样,认为那些人简直太没文化了。

所以我们要准备好被50年之后的人鄙视,可能就是你的孙子辈就会鄙视你,说你们这些人没文化。但是我觉得这是好的,就是人类社会在进步。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结合,有可能出现突变。

因为人工智能有很强大的计算能力,一方面是算力,另一方面是一个算法结构。

我们的大脑算力靠什么?多吃点含热量的东西,当然最快速的能量是糖。

但是算法上,我们人类是把它固化到了新皮质里,有一套非常强大的算法。但问题来了,我们的数据输入输出不给力。

什么意思?比如我们大脑是一个特别的计算机,但我们的数据输入太拉胯了。

计算机是数字信号,速度特别快,而且是并行输入。而人类是模拟信号,效率很低。比如你读文字、读书、听人说话交流都是模拟信号,是单线程输入。

那能不能改变?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是多线程的数据输入输出。这不是开玩笑,在国际上是一门很热的学问,过去叫做“知觉替代”,SensorySubstitute,现在更进一步叫做“知觉扩增”,SensorAugmentation。

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东西叫做“知觉增强”。就是不是用现有的眼耳鼻舌来传递信息,来收集外部的数据,而是能让电子信号直接多线程地直接传递进大脑,来训练大脑对它来做处理。

所以简单说,AlphaGo能够战胜李世石,没有说明李世石的大脑不如AlphaGo。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是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如果说我们的数据量是它的1/10000,算法再优秀也会输,这就是李世石面临的困境。

而知觉扩张的核心会带来智能的飞跃,因为有大量的数据输入,使算法能够有足够多的数据输入,就会涌现出更强的智能,GPT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人类智能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飞跃。

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新词,叫做HumanEnhancement,叫人类增强。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有大量的突破,使得人类的智能水平、体能水平能够达到一个飞跃。

另外,黄仁勋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指导,就是在未来的方向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些将来可以出成绩的前沿。

我印象特别深,原来我们带团去MIT访学,当时去访问了一个著名的MIT的教授,叫MarinSoljacic。他是物理系的一个教授,也是我们投资的WiTricity无线充电公司的首席科学家,远距离无线充电的技术是他发明的。

我曾经专门采访过他,我问他说,你为什么发明了无线充电?你不是物理系的教授吗?他说实际上这个大的领域叫做纳米光学。

他为什么选择这领域,就是因为这个领域是交叉学科,是纳米和波的交叉。

虽然他自己没有明说,但我给他总结,新兴的交叉学科就可以做到名利双收。一方面有大量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成果是在崭新的领域,所以有机会扩展出很多新的应用出来。

那黄仁勋给我们的一个启发就是,未来如果你要想你的孩子既有特别牛的学术成果,也有特别好的商机,未来下一个名利双收的领域是生命科学。当然他说叫“人类生物学”,我们说实际上叫做“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里面也别去搞那些生物制药,那些眼前能够立刻出成果的事,稍微有点野心,稍微诗和远方一点,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叫作人类增强HumanEnhancement。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