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苏州科达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2023年对外发布的KD-GPT大模型主要应用于对图片和视频等内容的分析应用及面向特定行业的知识库构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与文生视频类模型存在本质区别。
盘面上,苏州科达今日再度涨停,录得两连板,报8.47元,成交额超12亿元。
据公告,公司当前的主营业务主要围绕音视频的采集、分析和应用展开,具体表现为视频会议、安防监控及融合通信等软、硬件产品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非专门从事大模型算法研发的公司。
公告提示,公司股价自2024年2月8日起至今,已累计涨幅达84.13%,存在公司股票短期上涨过快可能出现的下跌风险。
业绩方面,据公告,公司第四季度业务已出现明显好转,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8亿元。预计2023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3.33亿元至4.03亿元。
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没有发生重大调整,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日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智能体成为主角。智能体技术正推动人工智能从“会说话”向“能干活”跨越。
原因包括:数据基础薄弱、高成本与低ROI预期、场景复杂性与信任壁垒。
当前,AI制药行业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开始复苏,DeepSeek的爆火又为行业带来新一轮机遇。
此次豆包系列模型降价主要基于工程方面的优化。
①国产具身大模型首次获得汽车制造全场景验证;②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举办;③广西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获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