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就中国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发表讲话,并与来自中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的会议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潘功胜表示,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预期增长目标。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未来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中国人民银行将结合调控形势需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力度,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继续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指出,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风险抵御能力较强。房地产市场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体系影响有限。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奏效。中国已经构建了行之有效的金融安全网,包括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处置资源保障、发挥好最后贷款人职能、强化法治保障等。
潘功胜介绍了中国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自主有序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扩大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开放,提升人民币国际使用便利度,完善金融监管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加强国际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沟通协调。潘功胜强调,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表明,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障,是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坚定不移做好金融开放各项工作。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稳健,消费是促增长的主动力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的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鉴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会议在强调宏观政策“不退坡”的同时也指出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适时加力。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动态跟踪,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以备不急之需。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半年国内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仍有必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多位专家分析,6月份CPI由负转正、PPI降幅连续4个月走扩,前者回升缘于输入性下行压力减弱和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后者降幅扩大则缘于国内投资需求疲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受关税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通胀回升将持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全年低通胀格局难改。这也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