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倡议书称,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性原材料行业,对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质与量的统一,是硬道理。国家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决定品种结构,品种结构决定生产结构。春节以来,钢材市场快速下行,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短期内钢材市场大幅波动,不利于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倡议: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近期市场下行的主要动因源于需求不足,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放缓,导致下游需求启动缓慢。生产的前置条件是消费,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盈利。在钢铁供给强于需求的市场环境下,实现供需动态均衡的关键是充分发挥钢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作用。钢铁企业要主动作为,遵循“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以供需平衡为原则”的自律生产方式,降低生产强度。
二、凝心聚力,促进有序发展。钢铁企业要按照“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的“三定三不要”原则,追求有质量的经营、有效益的发展,减少无效供给,维护供需平衡。龙头企业要站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担当作为,率先垂范,促进钢材市场平稳运行、有序发展。
三、保持定力,维护市场稳定。近期钢材市场波动明显,存在追涨杀跌现象,放大波动幅度,不利于钢材市场平稳运行。钢铁企业要理性看待市场波动,保持战略定力,反对低价倾销,抵制恶性竞争,共同营造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管控好销售渠道,严防低价抛售扰乱市场行为,避免市场踩踏,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四、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钢铁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合作方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越是在市场下行的时期产业链协同作用越发重要。钢铁企业要加强上下游沟通交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互信,深化合作,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五、坚定信心,谋划生产经营。钢铁行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求总量已达峰值,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近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随着政策逐渐落地,预计下游需求将逐渐释放。当前中国钢铁需求规模依然庞大,迫切需要提高的是行业适应市场的能力。钢铁企业要理性分析、准确研判、充分把握市场走势,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控生产节奏,尽快降低企业库存,实现供需动态匹配。
未来中国钢厂将技术和产能转移会是趋势,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关税税率优势,到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建厂将是主要的选择方向。
特朗普有15天时间决定是否批准交易。
今年的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压力仍在,企业主动控产与政策性限产相结合,是破解当前钢铁行业困境的关键保障。
动态优化出口策略。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长期则会驱动更多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