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碳交易概念股盘中震荡拉升,截至发稿,开尔新材涨超13%,福建金森涨超6%,派诺科技、德创环保、永安林业等涨超3%。
4月10日,央行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依据碳市场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开展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加强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研究丰富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逐步扩大适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的交易主体范围。合理控制碳排放权配额发放总量,科学分配初始碳排放权配额。增强碳市场流动性,优化碳市场定价机制。
日前,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它是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法规,为全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对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规定,《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生效。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展望2024年,预计全国碳市场大概率由“两年一履约”迈向“年度履约”,电力行业配额计算方式或采用发电量替代供电量,因此基准值将出现大幅下调,但实际配额缺口率不会太大。2024年,全国碳市场价格中枢有望抬升至70元/吨(前值为64元/吨)。
光大证券也认为,2023 年全国碳市场交易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随着2024年更多行业的并入,碳市场价格有望快速抬升。
上海在建设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协会建议国家出台政策扶优劣汰,对能效水平高、碳排放强度低的钢铁企业,在产量分配、绿色金融、产品出口、差别电价等方面给予支持。
2025年3月28日,“2025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其他热点还有: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小幅下滑,支出提速,库克中国行重申加大在华投资。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长期则会驱动更多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