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期货的交割质量标准、部分业务细则有变化了。
具体看来,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4月12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期货、期权业务细则>的通知》,本次修订适用于工业硅期货SI2412合约及后续合约,自工业硅期货SI2412合约挂牌之日起施行。
从规则修订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将基准交割品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磷、硼、碳三个微量元素指标,替代交割品在基准交割品的基础上增加钛、镍、铅、钒四个微量元素指标;二是品质升贴水调整为800元/吨。
截至4月12日,工业硅期货共运行31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10.59万手,日均持仓12.49万手。
价格方面,自工业硅期货上市以来,受供过于求等因素影响,期现货价格持续运行在20000元/吨、甚至15000元/吨以下,Si4210与Si5530价差持续缩窄。
据广期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已注销的工业硅期货标准仓单中超过80%流入光伏产业。本次规则修改主要考虑到,多晶硅产业已成为工业硅下游最大消费领域,光伏产业消费需求对工业硅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
近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其消费工业硅的数量已经由2021年的59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76万吨,占工业硅消费量的比例也由32%增长至53%。替代交割品Si4210则受到下游相关行业影响,消费量持续走低,与基准交割品Si5530的价差也进一步缩窄。
上述广期所负责人称,光伏多晶硅企业多建议将磷、硼、碳等微量元素含量纳入交割质量标准,有机硅生产企业则建议增加钛、镍、铅、钒等指标,以更好满足下游消费企业套保需求;下调品质升贴水,令更符合基准交割品要求的产品参与期货市场交割,有效配置现货市场资源。
在工业硅贸易商厦门国贸相关负责人看来,修改后的替代交割标准有助于保护价格稳定,在特定情况下又可以将闲置产能以替代交割品补充进仓单系统,防止需求过热时价格被投机炒作的风险。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航认为,本次优化方案能够帮助现有仓单进入现货市场进行合理流通,缓解相关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优化方案将更加有利于晶硅光伏产业参与期货市场。
今日市场有传闻称,业内正计划由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来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第一财经记者从某头部硅料厂获悉,目前头部硅料企业已基本达成共识,但需商议如何推动。
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均启动了赴美建厂计划。
2024年以来,光伏企业之间的专利诉讼增多,国内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中已有6家依法维权,并且维权行动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
2024年内,光伏电池技术相关的海外专利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尤其针对TOPCon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