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商务运行及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外贸形势,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2023年,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稳住了份额,充分展现出较强发展韧性,连续7年保持了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3年,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14.2%,与上年持平。进口国际市场份额10.6%,比上年略有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增长5%,继续呈现出回稳向好、稳中有进态势。这在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郭婷婷称,展望下一阶段外贸形势,总的来说我们感到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机遇来看,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或者说“三好”。
一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不断夯实。外贸的表现和国内经济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长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这为我们巩固外贸基本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企业预期持续向好,信心不断增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8%,重回扩张区间。最近对广交会2万多家参展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手订单增长或者持平的企业占比达到81.5%,比上届提高16.8个百分点,企业对订单的情况相对是乐观的,开拓国际市场也更加踊跃。
三是重点行业企稳向好,动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行业经过长达两年的下行周期,主力产品贸易在逐步复苏,一季度我国集成电路增长24.2%,进口增长14.3%,电脑及零部件出口增长8.6%,这也展现出我们产业配套和集成的能力。
从挑战来看也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外需增长的预期放缓。近期世贸组织发布了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其中就把2024年货物贸易量增速调低到2.6%,比去年10月的预测值低了0.7个百分点。
二是地缘冲突风险增多。乌克兰危机延宕起伏,巴以冲突影响持续外溢,红海航道受阻,已经改变了全球的航运格局,原油供给的风险在增加。今年是全球“超级大选年”,也带来诸多变数。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我们在调研交流中,外贸企业普遍反映,有的国家把贸易问题政治化,设置各类贸易壁垒,干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企业开拓市场面临的干扰增多、难度增大。
郭婷婷表示,当前,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正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抓紧研究和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务实管用的稳外贸支持举措,帮助外贸企业增强动力、开拓市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今年外贸“质升量稳”的工作目标,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长期向好作出我们的贡献。
尽管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组合拳”继续发力显效,一季度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总的来看,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2024年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新的一年上海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更好地为国家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2024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926.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