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与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户”,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要求提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加快既有建筑节能降碳改造,以技术创新支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领军企业等。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任重道远,为适应“双碳”背景下的工作要求,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坚持低碳建筑科技研发与项目实践,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世界500强排名第9位)的旗舰子公司,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是中海集团在香港五家上市平台之一,是以销售型物业为主体,以持有型物业和创新型物业为两翼的建筑与房地产开发企业,当前进驻40个城市,遍及中国东部、西部、中部及东北等地区。
近年来,中海宏洋在绿色低碳领域接连取得突破,不仅成为中海集团旗下首家发布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企业,还发布了首单5亿元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此外,中海宏洋还落地打造了中国严寒地区首个且规模最大的超低能耗集群示范项目——中海河山大观。作为唯一的住宅类零碳建筑,该项目成功立项住建部2022年度科技示范项目。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展现了中海宏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扛起行业领先企业责任的坚定态度,也体现其因地制宜探索高科技、高效能发展路径的能力。
中海宏洋积极打造了行业领先的低碳建筑产业服务平台,自主研发了包括“智碳空间”“碳慧广厦”“碳惠万家”和“智碳星球”在内的数字化能耗和碳资产管理产品。
“智碳空间”ESG及碳资产SaaS计量运维平台可全面计算和管理组织与项目的碳排放,使得用户清楚了解了公司组织层面的碳排放水平和代表项目层面的碳排放水平,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同时通过碳排放计算结果分析碳排放主要环节与部位,提供优化减碳措施建议。
“碳慧广厦”“碳惠万家”数字孪生能耗及碳排放IoT监测管理平台分别针对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BIM等技术,构建了智能设备交互控制主动降碳运维管理平台,应用于感知照明、智慧空调、健康环境、智能遮阳、低碳足迹等方面,用最小的能耗达到最舒适的环境体验,降低了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借助这些低碳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中海宏洋旗下科技子公司中宏低碳在市场上开拓“碳盘查“公司十余家,进一步获取多项外部碳管理合约,同时助力开发多个能碳智慧管理平台,已服务地方政府、协会机构、工程局、设计院、专业公司、港股上市公司等多个甲方的碳排放管理工作,业务覆盖近300个城市。
中海宏洋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努力获得广泛肯定,2023年其Wind ESG评级由A级增调至AA级,首次参与GRESB评级,就获得优异的四星级评级,位于全球前列。此外,中海宏洋还荣获杰出ESG上市公司-铂金奖、RICS中国奖年度可持续发展成就-优秀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香港成就奖2023等大奖。
华侨银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可持续发展有三大首要目标,可概括为ABC:A,加速向净零排放未来过渡;B是为社区带来影响;C代表负责任地展开业务。
每日23点至次日7点的用电低谷时段,路灯自动启动充电模式,将电能储存至专用电池;早高峰电力紧张时则切换至储能供电,实现“削峰填谷”。
2025年3月28日,“2025企业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碳中和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受制于经济性等方面因素,目前热泵在国内的应用市场仍然处于政策培育和发展阶段,尚未充分释放潜力。尽管当前热泵在规模化参与需求响应等获取市场收益方面仍面临障碍,但这些挑战也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突破提供了战略机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