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华智慧能源是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简称“中华煤气”)旗下的重要子公司,业务覆盖可再生能源、城市燃气、气源供应链以及智慧厨房等多个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进军内地以来,港华智慧能源已在多个省市建立起强大的业务网络。截至2023年底,港华智慧能源在内地25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累计拥有536个项目,其中包括城市燃气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等,较2022年增加173个项目。
谈及碳中和目标,港华智慧能源承诺将致力于在2050年或之前实现碳中和。同时,港华智慧能源亦遵循母公司中华煤气的中期减碳目标,即以2020年为基准,自身营运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和范围二)在2025年或之前减少10%;另外,通过煤改气、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等举措,每年减少1,0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2023年,港华智慧能源公用事业业务燃气板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和范围二)相比2022年下降了3.76%。除温室气体范围一和范围二外,港华智慧能源亦从2023年起开始披露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以全面盘查供应链的碳排放情况。
为了强化自身能源管理,港华智慧能源主动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引进节能环保技术,定期视查各环节的用能情况。2023年,港华智慧能源以燃气为热源的热能项目全年累计能源销量7.88亿千瓦时,相较于传统燃煤锅炉可减少约22.7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以非燃气为热源的热能项目全年累计能源销量9.48亿千瓦时,相比传统燃煤锅炉可减少约44.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与此同时,港华智慧能源亦积极推进减少业务营运中由于甲烷泄漏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2023年,港华智慧能源于运输、分配和储存管网的泄漏自查率达100%,百公里管网泄漏指数达到0.38。
除了在传统燃气领域寻求低碳发展外,港华智慧能源还大力拓展光伏及氢能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客户供应多元化能源的同时,也使港华智慧能源从源头减少外购电力,助力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港华智慧能源自产自用可再生能源电量达26.29万千瓦时;落实发展了124个零碳智慧园区;累计在2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布局了1000余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签约量达2.96吉瓦。项目全部投产并运行后,每年可减少约2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凭借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方面的努力,港华智慧能源2023年ESG成绩突出,获标普全球(S&P Global)评为ESG评分“最佳1%”的中国企业,位列中国区燃气公用事业榜首,同时获得“行业最佳进步企业”称号。另外,港华智慧能源亦首次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成分股。
展望未来,港华智慧能源主席李家杰表示,“集团将秉持‘致力发展成为绿色智慧能源之领先企业,创造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世界’的愿景,提升业务质量,增强研发能力,助力能源结构改革,为‘双碳’战略贡献港华力量。”
港华智慧能源执行董事暨行政总裁黄维义补充道,“集团将全面加强能源供给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与持份者携手,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7月30日,由中国天气网、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办,中国天气碳中和研究中心、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承办的“2025气候行动生态伙伴大会”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影视大楼成功举办。
“汽车产业链可持续信息披露平台ACD(http://esg-disclosure.com/)”的诞生,不仅是我国碳中和战略下的标志性技术实践,更推动构建起汽车产业链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披露新范式,为行业透明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综合能源业态下,燃气特许经营权牌照限制被打破,行业预计这一轮跑马圈地将更加激烈,拼的是从资源驱动转为服务能力输出。
面对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兴车企的迅猛发展以及美国政府极具不确定性的经贸政策,全球各大车企都在调整发展战略。
第一财经携手碳衡科技共同举办了一场聚焦“绿色消费与循环实践”的圆桌论坛。来自索尼、得力、华熙生物、OATLY的行业代表,围绕“品牌如何构建可持续价值新闭环”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