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合成生物概念股继续活跃,多家公司回应相关情况

第一财经 2024-05-07 10:01:22 听新闻

作者:一财资讯    责编:周玲

截至发稿,蔚蓝生物5连板,富士莱3连板,广济药业2连板,钱江生化涨停。

5月7日,合成生物概念股继续活跃。截至发稿,蔚蓝生物5连板,富士莱3连板,广济药业2连板,钱江生化涨停,莱茵生物、川宁生物、路德环境等多股跟涨。

消息面,据无锡日报近日报道,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把成本降到每公斤几百元,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

多家公司回应合成生物相关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多家公司回应合成生物相关情况。

其中,蔚蓝生物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前期定期报告中披露的合成生物技术创新实验室主要用于研发功能性蛋白、甜味剂等,但是储备的研发项目较少,投入金额较小,目前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富士莱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生物酶催化法生产的R-硫辛酸已经实现量产,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及制备R-硫辛酸钠盐,目前尚处于市场推广阶段,能否完全取代原有工艺取决于市场需求、客户接受程度等多方面因素。2023年度,公司该类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不超过3%,占比较小,也暂未有明确扩产计划。

圣达生物公告,公司前期披露的合成生物学平台目前拥有的为菌株构建、高通量筛选、检测及发酵平台。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共同研发的“重大维生素产品全生物合成技术和绿色制造示范”项目,旨在解决传统D-生物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化学品和高危险程度的问题。目前已通过小试验证及发酵工艺优化,并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但尚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莱茵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江南大学重点围绕罗汉果甜苷等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开展合作,截至2023年末,双方已按计划完成罗汉果甜苷合成生物第一阶段研究目标及甜菊糖苷部分高附加值成分合成生物技术的开发计划。

机构: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有望持续推进

中信证券表示,2023年和2024Q1合成生物学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亮眼,目前行业估值明显低于近3年平均估值水平。基本面方面,相关公司新产品和新产能逐步落地,未来收入和利润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估值方面,随着后续重磅政策催化,板块估值水平有望持续修复。当前生物制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拓展和落地能力,看好具备成功案例、龙头地位、优质产品储备以及下游需求景气的标的。

招商证券认为,相关政策有望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产业端出现重大进展。近日江南大学团队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大大提高了产量并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我国成为第一个有能力生产全部类型透明质酸的国家。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有望持续推进。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合生万物,重塑未来——第一财经《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丨合成生物篇》发布

编者按:未来产业作为前瞻性新兴产业,具备成长为先导性产业或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潜力,是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支撑。第一财经持续关注未来产业,通过一线走访和案头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将陆续推出《未来产业系列白皮书》。合成生物为系列白皮书第二期关注议题。

178 2024-08-30 11:37

创新求突破,合成生物如何推动降本增效?

作为极度追求创新的行业,国内化妆品行业对合成生物学的应用更早,也更为成熟。

54 2024-06-05 17:57

合成生物产业图谱︱覆盖七大行业关键领域,2028年市场规模或达500亿美元

覆盖七大行业关键领域,2028年市场规模或达500亿美元

55 2024-05-16 12:15

多只合成生物概念股称“不具备产业化条件”,蔚蓝生物七连板后大幅回落

合成生物技术的下游应用广泛,涵盖了医疗健康、医美个护、能源工业化学品、农业及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这也正是后续这些概念股无论是否直接相关都呈现上涨态势的原因所在。

风险扫描
218 2024-05-13 18:02

至少有9只合成生物概念股5月涨幅超过20%,到底成色如何

蔚蓝生物表示,合成生物学产品的生产涉及分离、提纯等生产工艺,且提纯工艺难度较大,公司目前尚不具备该工艺,有待进一步开发。

479 2024-05-10 17:43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