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医疗器械板块早盘拉升,截至发稿,宝莱特、尚荣医疗涨停,理邦仪器、山外山、东富龙等跟涨。
消息面上,5月6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包括综合ICU床位和专科ICU床位,下同)达到15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以下简称“可转换ICU床位”)达到10张/10万人,相关医疗机构综合ICU床医比达到1:0.8,床护比达到1:3。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国金证券表示,医疗器械板块政策情绪有望逐步触底回升,建议关注院内品牌力领先且生产供应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总监助理、基金经理曹文俊表示,比较看好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虽然阶段性处于估值景气度和政策的底部,但具有长久期的投资逻辑。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是药品集采政策已转向温和,对上市公司的总体冲击相对较小。
一方面大量国产医疗创新公司崛起,具备了生产与国外技术质量相当的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最新的关税战也令美国医疗器械出口中国市场的成本大幅提升。
美归根到底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无论利用何种技术手段,医美机构都不能成为“容貌焦虑贩卖者”,而应积极帮助求美者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强生是第一家公布业绩的大型医疗公司。随着美国上市医疗企业财报陆续发布,关税对行业的具体影响也将进一步显现。
当前正处于FDA内部动荡,审核周期显著延长的特殊时期,叠加中美关税带来的多重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医疗器械的获批展示了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在全球的影响力。
药品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