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在长宁区新华路街道,通过社区营造,构建了“人人参与共创美好街区”的心脏……
时尚绚丽、亲切真诚、低碳环保、亲子研学、创新设计……看似并不相关的词,竟都发生在新华路345弄的尽头——一栋由闲置建筑改造的新华·社区营造中心。这里是新华路街道构建“人人参与共创美好街区”的心脏。
社区营造,就是和社区中的人相连,通过真实地创造性地参与、协作、行动,来营造大家共同的美好生活。这其中年轻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就是以社区为载体,支持青年人从附近出发探索社会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年轻人会因为相同的议题或者兴趣形成社群,而社造中心的作用就是孵化在地内生行动。比如在新华路街道支持下开展的“一平米行动”项目,每年提供资金支持约10个组织举行活动,从聚焦议题、组队提案再到落地行动。
“百货市集”、“可持续小店”、“共创空间”,一个个小小的行动就像是年轻人自己播下的种子,社区则是支持的土壤。这些发生在社区的行动不仅与在地的社区治理有关,还与世界、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议题都广泛相连。这些行动者不再是被服务的客体,而是成为了社区的共建者、主理人。
“我想知道死亡、丧亲和哀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要通过这个研究,给自己找一个答案。”
地方政府、一些养老机构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未来的方向是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破解养老服务落地“最后一米”的难题。
开启一项“副业”,越来越成为当代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
混杂是活力的象征。以蓁巷为代表的这片老社区,为几类代表性人群提供着生活的土壤,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不一样,需求也不同。
如果不能判断哪些是“好公司”,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好价格”,那么买入并长期持有主流指数基金跟上国运、跟上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