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文化的“银行”和“库房”,承载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实现文化传承功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平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承担着“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责任。
近年来,年轻人对博物馆的兴趣热情呈现上升趋势。据《2023年度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国博累计接待观众675706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1万人次,3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超过60%。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爱逛博物馆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的传承发展要充分激活人的最大作用,而其中,青年人的作用十分关键。可以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力军就是中国青年。如果了解掌握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趣偏好、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对城市利用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亦是本次调研的初衷所在。
全文来了!《面对年轻人世代更迭的新趋势,城市如何利用博物馆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功能?》调研报告正式发布(点击可下载PDF版)
世博会是全球最大的博览盛会,如今的博物馆亦不再局限于是展示、保存和保护过去有形文化遗产的场所,博物馆与世博会的共通之处越发涌现。就在上周刚刚过去的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与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会主题“设计未来社会,让生命绽放光彩”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本次文博会现场,不仅能够在精神上和视觉上获得文化的洗礼,味蕾上也能获得别样的体验,安徽博物院将历史文物变成了美食。
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隆重开幕,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孙宋管委会等文博文创企业带来各自精彩的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