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夯实便民惠企的数据基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经济

2024-05-22 16:35:16 听新闻

作者:孙毅    责编:高雅馨

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作为重要目标,是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以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本文作者孙毅,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数字经济与虚拟商务系副主任)

近年来,中央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以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城市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单元,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是反映数字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也是让数字经济发展惠及人民的重要一环。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作为重要目标,是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以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共性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协同,夯实智慧城市数据底座

《指导意见》强化将数据要素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全生命周期,推进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实践创新,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指导意见》强调了技术设施与制度体系两个层面的统一。一方面提出构建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统一运维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管理协同的城市共性支撑平台,构建开放兼容、共性赋能、安全可靠的综合性基础环境,推进算法、模型等数字资源一体集成部署,探索建立共性组件、模块等共享协作机制。另一方面,立足城市发展场景,继续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平台,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有序推动公共数据开放。这些举措对于打通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数据孤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融合创新效应,推进数据要素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高效流通和高水平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以全域数字化转型破解“鲍莫尔病”,助力数字中国一体化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认为,在技术进步推进生产率提升的过程中,落后部门的效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率,即“鲍莫尔成本病”效应。数字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扩散、应用与融合也不是一个均衡的过程,如果存在数字化转型的“短板”,必然制约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指导意见》强化一体化、集约化思路,提出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推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数字一体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东西部协作,统筹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协同建设,推动城乡数字设施共享、数据资源整合,产业生态互促、公共服务共用。以全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协同发展,有利于补齐数字化短板,弥合数字鸿沟,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打造普惠、宜居与安全的智慧城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必然要以人民为中心。《指导意见》体现“场景牵引、以人为本”推进原则,将丰富普惠数字公共服务、优化绿色智慧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作为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举措,让城市全体居民的生产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安全,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让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惠及全民。

 

(本文作者孙毅,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数字经济与虚拟商务系副主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