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发文说,除板块运动影响外,日本能登半岛自2020年12月以来地震活动活跃也与雨雪等天气因素的影响相关。
能登半岛位于日本本州岛日本海一侧,其北部自2020年12月以来地震活动变得活跃。据统计,在截至2023年12月底的3年时间内,共观测到烈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超过500次。2023年5月5日,能登半岛发生6.5级地震;2024年1月1日,当地再次发生7.6级地震。
研究团队本次调用了2012年至2023年间能登半岛的地震活动数据,发现2020年底前该地区地震活动并不活跃且都是散发的,环境因素对地震发生的影响不大;而在地震活动活跃的2020年下半年以后,地震波传播速度、岩石缝隙内流体压力、地震发生的时机与天气状况等因素间就显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团队发现,在上述能登半岛地区地震运动活跃的这段时期,雨雪天气,特别是大雪天气的发生与岩石缝隙内流体压力升高、地震波传播速度降低和地震发生的时机有高度一致性。比如,降雪多的2021年1月,出现了明显的岩石层流体压力上升,此后一段时间地震就多发。
本项研究显示,降雪等环境因素会对地下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大雪等降水现象与能登半岛群发地震发生的时机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虽然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仍是板块运动,但具体何时发生,天气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团队计划今后在能登半岛以外的地区观察和研究雨、雪和地震的关系,期待这些成果未来可用于地震预测和防灾。
他认为必须正视过去的历史,并以史为鉴。
阿富汗东北部发生6.1级地震。
自该地区1952年发生强震以来,俯冲带积累了巨大的地震潜能。该机构另一位专家说,7月30日的地震很可能完全释放了这一段俯冲带数十年来积累的应力。
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综合分析判断,地震可能会引发越洋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得90%的利润。此外,日本将向美国支付15%的对等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