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创板改革的八条措施出炉,随后上交所发布最高报价剔除比例,这意味着第一项举措落地。
6月19日下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下称《八条措施》)。其中提出,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在科创板试点调整适用新股定价高价剔除比例。
现行业务规则和行业倡导建议明确,最高报价剔除部分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3%,实践中一般选择按照1%的剔除比例执行。
“为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科创板将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所将在后续科创板新股发行与承销方案备案中,对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执行前述安排的情况予以关注。
除了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外,在“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这一举措中,《八条措施》还指出,要完善科创板新股市值配售安排,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在科创板试点对未盈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加强询报价行为监管,研究建立网下专业投资者“白名单”制度,对频繁高报价机构从严采取资格限制等措施。
此外,证监会还提出,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等七项举措。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拟支持不超过20个城市,中央财政将给予每个城市2亿元至4亿元补助资金。
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平稳落地,取得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