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武汉大学的李德仁院士与来自清华大学的薛其坤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是继黄旭华院士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湖北省第二位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也是首位由湖北提名并通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审的人选。
李德仁院士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的开创者之一。近40年来,李德仁院士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研制我国遥感卫星高精度数据地面处理系统,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我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实现了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引领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的重大变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成为我国获得“布洛克”金奖的第一人。
今年85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去年4月24日,“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在武汉大学宣布正式启动。李德仁介绍,“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项目将实现“看得快、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看得懂”的目标,将来几乎每个人的头顶上可能就有一颗“东方慧眼”星座的卫星,普通人就可以用手机“调用”头顶的卫星,3到5分钟内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
第一财经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由湖北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共19项,比上一评审年度(2020年)增加10项,增幅达111.1%,湖北主持项目获奖数量大幅提升。全省共有19项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人选)通过评审,除李德仁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外,湖北还摘得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6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比上一评审年度(2020年,9项)增加10项,增幅达到111.1%。
湖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获奖项目均有力支撑湖北五大优势产业和九大新兴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2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领域5项、生命健康产业领域2项、高端装备产业领域3项、北斗领域3项,节能环保产业领域3项、新材料产业领域1项。
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关注问题,已组建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
没有谁能永远站在巅峰,也没有人能逃避风暴。
今年上半年,湘鄂赣三省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带动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60.44亿元。
今年上半年,湖北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296.16亿元。
平台为企业提供“核算-认证-标识-披露”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