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0日,第十七次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系列会议在韩国召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率团出席。
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五局局长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新对知识产权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探讨。申长雨指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对知识产权体系的影响,一方面持续动态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领域的专利审查标准,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推进审查工作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并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提质增效、保护、运用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在五局局长与产业界会议以及五局局长会议上,各方围绕“知识产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向产业界介绍五局业务合作进展并探讨未来与产业界的合作,五局局长还批准了一年来的合作成果报告,并就落实五局合作新愿景具体举措进行了讨论。
会后,五局局长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包容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还与日本特许厅举行了双边会谈,就最新统计数据、机制性合作项目及共同落实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十年愿景联合声明等话题交换了意见。
加快新一轮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改论证,强化商标使用义务,进一步加强对恶意抢注等行为的规制。加快著作权法配套法规的修订工作。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此次实施办法更好借鉴国际经验并兼顾中国国情,有望激励全球新药更早在中国上市,鼓励药企拓展新适应证,引导国内仿制药企填补国内临床应用空白。
明确对未给予我国公民、组织国民待遇,或者不能提供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可以依法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般专利侵权案件从起诉到终裁(含二审)大约需要12~18个月,复杂案件可能耗时2~3年甚至更久。
丁世忠在讨论“两高”工作报告时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明确电商平台主体责任以及协助民营企业建立联动治理和反腐机制的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