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Make 2024钉钉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钉钉宣布对所有大模型厂商开放,目标是构建中国最开放AI生态。
除了通义大模型外,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AI、猎户星空、零一万物、百川智能六家大模型厂商已经与钉钉达成合作。
此前,钉钉于2023年4月宣布接入通义大模型,用AI将产品重做一遍,在一年中完成了20多条产品线80多个功能的AI化。
钉钉总裁叶军表示,模型开放是钉钉生态开放战略的再进一步。一方面,随着行业从模型创新走向应用创新,钉钉需要探索大模型的更多应用场景。钉钉拥有大量企业客户,数据优势与场景优势叠加,和大模型之间彼此需要。另一方面,钉钉上的大企业客户也对模型开放提出要求。
记者了解到,未来,钉钉与大模型生态伙伴将以三种模式展开合作与探索。
钉钉的IM、文档、音视频等产品的AI能力主要由通义大模型支持。在此基础上,钉钉将结合其他各家大模型的特点,探索不同模型能力在产品和场景中的应用。例如,钉钉正和月之暗面一起,基于大模型的长文本理解和输出能力,探索教育类应用场景。同时,钉钉的AI助理(AI Agent)开发平台、针对客户的个性化场景和需求的定制服务,也将向所有大模型生态伙伴开放。
钉钉开放生态背后,“没有一家大模型能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的现实正被业界看到,能否通过一个终端入口来汇聚用户对大模型的需求,完成对各类大模型需求的调用,正在成为钉钉未来的挑战与商机。
但与此同时,如何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仍是所有大模型共同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国内大模型厂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在应用层,大模型产品仍然存在着同质化问题,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用户观感上,大模型应用的故事仍然缺乏“吸金力”。
大模型烧钱后要如何发挥其价值,如何赚钱?
对此,钉钉副总裁王铭表示,大模型赚钱这件事最终还是要回到用户视角,大模型最终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例如在企业的辅助决策中能提供什么作用。让企业能够找到应用大模型的落地场景仍是大模型的重要挑战,“大模型还是要去找场景。”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则提到,“对于大部分模型应用场景来说,实际上客户并不需要大模型的能力是一个斯坦福毕业的本科生,可能只要有中专生的水平就够了。但这个中专生需要垂直训练过,经过职业培训,能干好这个活儿。”
在谈及大模型发展中,下一个杀手级应用的可能形态时,朱啸虎表示,今天大模型最大的问题就是准确率太差,“大模型在一个垂直场景细分场景里面能不能将准确率提高到95%,甚至接近99%这样的准确率,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在这一年的外滩大会上,如何让“技术向善”的讨论和研发更加被业界重视。
“真正做大模型的公司,如果你一万张卡都没有,你就根本不要讲自己是在干大模型的公司。”
目前AI在To B领域远未达到爆发的时间点,或许还需五年时间。
由于智能硬件业务产品策略性调整、安全业务项目验收减少,上半年公司营收减少18.02%。
行业内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太一样,AI模型技术路线也没有统一,这就导致行业很难定性哪条技术路线是正确或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