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正丹股份午后跳水,盘中一度跌超15%。截至发稿,该股跌11.66%,报25.9元,成交额超10亿元。
6月24日,据中证金牛座报道,对于“公司偏苯三酸酐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市场消息,正丹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目前实行“一客一单一价”模式,视客户情况进行定价,不存在出口价格远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情况。
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偏苯三酸酐受到海外主要生产厂商减产传闻影响,从2023年年底的每吨1万元出头,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3万元甚至4-5万元,价格出现了翻倍式增长。目前国内产能整体较为有限,虽然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中长期还是比较看好海外市场向国内产能的转移。
“公司最近也发布了扩产计划,但是从建设到投产周期要24个月,行情可能会发生变化。公司预测下游需求按照每年5%的增长幅度进行扩增。”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正丹股份是一家特种精细化工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环保新材料和特种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0亿元,同比增长126.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0亿元,同比增长11949.39%。
本次回购增持潮中,国资央企“压舱石”作用凸显,民营龙头企业亦大手笔“护盘”。业内人士称,这体现出上市公司一致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
尽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挑战仍在加剧,但瞄准中国的可持续与创新发展机遇,坚定深耕中国的化工跨国企业并非少数。
在国际油价走低、成品油消费疲软的环境下,上游业务占比较大的油气企业展现出更强的业绩韧性。
油气和新能源分部以及天然气销售分部效益突出,带动公司整体利润上升,其中天然气销售分部更是贡献了公司内部最高经营利润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