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为应对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地区电力需求,长三角省市间的电力市场交易新增多个品种,将富余的用户端可调节资源和富余的新能源资源纳入进来。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迎峰度夏期间,长三角不同省市间用电负荷有较大增长,为精准调节用电峰谷,今天开始,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四个地区把新能源纳入到三省一市间的电力市场交易平台,通过这个举措,将提升各省市新能源消纳能力700万千瓦,进一步释放了长三角绿色电力消费空间。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在建立我国首个以分布式能源、充换电设施等为主体的用户侧资源跨省交易机制,接入的资源量已超过百万千瓦,相当于少建一台1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刚表示,“建立长三角省市间电力协同互济保障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挖掘省市间发用两侧资源,目前,三省一市可调用的用户侧资源接近2000万千瓦,如果这些资源全部接入跨省互济平台,则基本可以弥补迎峰度夏电力缺口,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就发达经济体而言,2004~2024年间,对煤炭需求已降低50%;对比2023年与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对煤炭需求的一半已被风能、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
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扎实推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等工作,让农村切实享受到新能源发展带来的收益。
2023年以来,每年有近2万亿美元投资流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几乎是传统化石燃料新项目投资的两倍。
AI项目对电力的高需求使得电力公司重新回到资本市场的视野。
企业担心关税对通胀构成重大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