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对于创新医疗器械,在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上,按照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原则,以专人负责、全程指导、优先审批方式,加快产品上市。
截至目前,已经批准277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其中2024年以来批准27个,涉及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眼底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体外心室辅助设备、肾动脉射频消融仪等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涵盖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心肺支持辅助系统等多领域。这些创新产品上市,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可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降低治疗费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高端医疗器械的需要。
从产品类型看,2024年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包括5个无源医疗器械、2个体外诊断试剂、20个有源医疗器械,涵盖10个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其中有源手术器械和有源植入器械数量较多。国产医疗器械17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进口医疗器械10个。
下一步,国家药监局将顺应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需要,针对重点领域,研究出台更加具体支持鼓励举措,全面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医疗器械高水平安全。
近年来,医疗器械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厂商的重要策略。
此次,欧方不顾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释放的善意和诚意,一意孤行,利用单边工具,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而且严重破坏公平竞争。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单边保护主义做法、公开对中企采取不公平歧视性措施表示坚决反对。
我国成功开展了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越来越多具有全球化视野、技术先进、合规运营、产品质量上乘的中国企业正在国际化进程中脱颖而出,逐渐展现国际影响力,包括联影、迈瑞在内的医疗器械设备巨头都开始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