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次强降雨过程,尤其是入夏之后,高温、高湿条件下,食品安全风险陡然增加。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加强汛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通知》要求,一是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排查场所环境、设施设备等风险隐患,严防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染受损,做好清洁消毒,确保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
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的食品、食品原料、半成品流入市场,对调拨、捐赠及受灾地区生产销售的食品开展监督抽检,对不合格食品一律依法下架、召回。
三是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引导受灾地区群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饮用不洁净的水、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材、不食用未烧熟煮透的食物。四是及时核查违法线索,依法依规立案处置,严厉打击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污秽不洁等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置食品安全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涉企违规收费之所以呈现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征,政策和法规制度不健全是重要原因。
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办法》坚持宽严相济、法理相融。对未经检测出报告、替检漏检、篡改数据、伪造结果等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罚款上限提高至十万元。
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工作要求,坚持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
英伟达GTC大会将举行,关注CPO芯片等板块;食品安全治理将持续开展,食品健康化趋势引领新消费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