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统计,2024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下降12.2%;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下降1.3%;信托贷款余额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下降18.2%;企业债券余额为3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债券余额为7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8%,同比高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5%,同比高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1个百分点。
在季节性效应、关税冲击以及债务置换等多因素影响下,4月新增信贷有所回落,但政府债发行等支撑下,社融增速呈稳步走高态势。
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1.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8%。
4月13日,央行公布2025年3月以及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25年1月14日第一财经研究院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YHEI)为1.04,较1月7日下降0.01。
增量政策持续加码,有望部分缓解资产荒压力,为稳信贷创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