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40+1”洞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1.04万亩,安徽池州最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

大皖新闻 2024-07-26 19:54:28 听新闻

责编: 张旻昊

《规划》主要包括强化底线约束、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保护文化彰显魅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落实区域重大战略五个方面内容。

记者从《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4年3月2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复。

这是池州市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2019年10月底启动编制,到2024年3月《规划》获安徽省政府批复,前后共历时近4年半时间。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紧紧围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皖南文化绿色城镇联动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性质(核心功能定位),着力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为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核心城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筑牢基础。到2050年,全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支撑建成宜居韧性智慧的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

《规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在强化底线约束方面,《规划》明确提出,在规划期内,池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1.0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0.5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640.02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不高于238.17平方千米。

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方面,《规划》明确,池州要落实安徽省“一圈两屏三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协同促进中部崛起,促进安池铜城市组群空间协同、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保护腹地一片、做优沿江一线”的总体要求

保护文化彰显魅力方面,《规划》定位池州要构建“一城、两带、两片、四区、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保护结构,保护好九华山国家自然与文化遗产,夯实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支撑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以及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在保障重大基础设施方面,《规划》明确池州要立足链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重要节点的定位,促进形成多维多向联系通道,支撑池州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完善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构建多向复合、内联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在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方面,《规划》强调池州要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区域重大战略,发挥池州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优势,增强区域合作交往和创新能力。促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安池铜城市组群空间协同,共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西翼的辐射带动作用。

池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较以往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此次《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水利等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后,以往的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将不再执行。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