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在会上介绍,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竞争激烈。围绕重点产业的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部署要求,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将从四个方面增强重点产业的竞争优势、规模效益、发展环境和安全水平。
首先,在增强重点产业竞争力方面,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供给,加快培育更多原创性、基础性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建立健全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实施一批重点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发布共享导航成果。加强专利布局与标准研制协同联动,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二,在提升重点产业规模效益方面,加速专利产业化进程,综合运用各类线上线下对接手段,实现专利供需精准匹配,推动存量专利加速转化。充分利用各类平台资源,实施一批重点领域专利产业化项目,探索专利开源等开放式创新和专利开放许可等知识产权运用新模式,加快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产品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知名商标品牌。
第三,在优化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方面,积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建设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指导组建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动知识产权联合创造、协同运用、共同保护和集成管理。鼓励构建重点产业专利池,制定发布工作指引,强化专利池整体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第四,在保障产业安全方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竞争,鼓励产业界更多参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国际治理,健全完善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持续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相关动态信息,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和海外布局,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能力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
王培章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工作协同和支撑保障,落实好具体举措,大力推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高效转化、协同运用、战略布局和风险防控,为支撑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一批知识产权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安徽落地,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和“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强市、县域、园区队伍。
当美国宪政中原有的隐性政治默契被打破,民粹领袖、学术精英、技术寡头和进步州政府将互相角力。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冲撞愈演愈烈的当下,任何看似牢固的制度和联盟都可能在强烈政治动员下被快速改写。
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崛起表明,真正的创新是企业围着市场转才能带来的意外之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局结合对外投资业务发展管理需要,修订《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国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有成效,也存在提升空间,建议构建 “制度创新、数字赋能 、 风险防控” 的三位一体治理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