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完成第七轮谈判,进一步提升了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丰富了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近日,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一站式外贸企业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公司XTransfer,共同发布了《2024上半年上海中小微企业出口自贸协定区域(东盟)研究报告》。
中国-东盟、RCEP等自贸协定持续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自贸协定签署与升级持续助力上海企业开拓东盟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贸促会签发输东盟国家优惠原产地证书 2929份,同比增长37.00%;签证金额为22004.66万美元,同比增长13.77%。
上海企业参与境外展览等经贸活动的次数和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上半年,上海市贸促会签发涉及东盟区域的出境ATA单证册167份,同比增长25.6%;相关ATA单证册涵盖货值43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9%。
相比于中国东盟自贸协定,RCEP税率更优。例如,上海跨劲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消毒产品、杀菌产品以及水处理药剂原料的小微企业。RCEP协定生效前,该企业多申请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享受5%的优惠关税税率。RCEP生效后,企业开始申请RCEP原产地证书,证书涉及的产品税率从生效第一年的5%,降至目前的3%,并将最终降至零关税。产品关税降低,印度尼西亚客户的采购成本随之下降,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建立了更加稳固的合作关系。
上海中小微企业出口东盟区域活跃指数稳步上升
本次报告发布了“2024上半年上海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东盟竞争力指数”。指数显示,2024年上半年上海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东盟竞争力指数有所起伏,但整体向上。
外贸企业的产品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强,能吸引国际买家更大的购买量。2024上半年“单笔订单总金额”平均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5%。外贸企业继续保持良好的买家信任度。2024上半年“订单第一期收款比例”与去年同期持平,“订单预付款比例”较去年同期增长3%。
在全力构筑国际经济与贸易高地的征途中,上海以其独特的比较优势为引擎,持续深化与东盟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并为东盟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作为原产地证书签证机构,上海市贸促会依托今年推出的原产地优化升级系统,将以更加专业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不断推进RCEP等规则的宣传,助力上海企业用足用好贸易便利措施,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
进一步携手深化两地在经贸投资、港口航运、人文旅游等各领域合作交流,加强互联互通,加深彼此了解,增进民众友谊,实现更高层次互利共赢。
美元的疲软并非源自“海湖庄园协议“之类的某种协调性协议,而是由基本面等诸多变化推动的。随着各国央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会增加对亚洲货币的配置。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并非政策主动求贬,而是由于美元走强和市场对美国经济预期的影响所致。
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钢铁、卫星通信、绿色低碳等产业投资合作,加强金融机构合作互动,深化双方在体育、文旅、青少年等领域的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双方友谊。
持续加强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经贸、产业投资、科技创新、人文交流合作,携手发展智慧农业、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产业,共同开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