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爱奇艺公布了《种地吧》第二季收官战报。爱奇艺综艺飙升榜、热播榜、站内弹幕开启率Top1,微博主榜热搜427个,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连续两届入选白玉兰奖最佳综艺节目……这些都成为了《种地吧》综艺顶流的认证标签。但在这份优秀的成绩单之外,一场粉丝、节目组、平台之间的对抗还在继续。
《种地吧》是由爱奇艺、蓝天下传媒出品的一档劳作纪实互动节目,第一季于2023年2月播出,节目中的十个少年的组合被称为“十个勤天”。2023年,十个在娱乐圈打拼多年的“糊咖”靠着认真种地,收获了百万粉丝,甚至登上了2024年春晚的舞台,《种地吧》也成为了近几年口碑最好的国产综艺节目。在第一季结束后,2023年10月爱奇艺上线了团综《你好种地少年》,随后《种地吧第二季》于2024年2月23日播出,在过去的一年半中,基本实现了全年无断更。
冲突爆发的开端是7月19日第二季的最后一期中,节目组毫无征兆地宣布下一季节目可能招聘新人,随后官方微博发布招聘启事,岗位包括科技智慧研究类和多样农业管理技术类,要求为年龄18-30岁的男性。由于在招聘要求中,节目组未提及招聘的是台前还是幕后人员,引发了外界对“十个勤天”组合换人或加新人的猜测。
随后,7月20日下午,《种地吧》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导演组署名的声明,其中一部分论述“偶像与粉丝关系”的段落,表示粉丝不应该是“做数据、打投、吵架、恶意揣测、侵占公共资源”。这些语段被解读成节目组对粉丝的暗讽,让粉丝产生“过河拆桥”的背叛感,最终导致大批粉丝脱粉,官方微博粉丝数从近190万急剧下降至90多万,短短几天内官博掉粉达百万级别。
如果说《创造101》等选秀类节目培育出的是“养成系”艺人,那《种地吧》则可以被视作一档“养成系”节目。从一开始出现在段子里被调侃,到成为近几年乏善可陈的综艺市场中的“爆款”,这档节目的异军突起离不开粉丝的高频参与和深度绑定。
在设定之初,《种地吧》节目组就非常重视粉丝的培养。目前广为人知的对于节目粉丝“禾伙人”的称呼,并非是粉丝自发形成,而是由节目组设定推广的。在第一季节目开播前一周,官博第一次发布“种地吧禾伙人”标签,邀请粉丝参与互动。虽然没有公投,但“禾伙人”却有着“全民制作人”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观众也与节目组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在之后的节目设置中,《种地吧》也注重和粉丝的高频互动。
首先,相比于其他综艺,《种地吧》为粉丝提供了海量的观看素材。由于录制时间超长,两季节目正片分别多达50多期和43期,而除了节目号、嘉宾个人号,还有导演号,甚至小狗“红包”也有自己的号,成员们还在各自账号分享视角不同的vlog。
其次,《种地吧》特别注重提供陪伴感,节目组特意将直播时间选在早上9点半。导演杨长岭称,这正好是很多观众在上班或者上学路上的时间点,节目希望可以形成观众在真实生活中去学习、去工作,而少年们在田地里同步去劳作的陪伴感。
节目粉丝也乐于参加这种互动。“禾伙人”们的参与感不止于看节目,他们还乐于帮助节目出圈和拉赞助。在节目热度不足的前期,粉丝们通过自发传播的二创段子与梗图吸引新观众。去年年底,粉丝们更是一举将“十个勤天”成员鹭卓投到了微博网友喜爱人物评选的榜二位置,帮助节目迅速出圈。
在节目内容方面,从周边生产,到农产品售卖,“禾伙人”们通通积极出谋化策。在招商环节,《种地吧》第一季开播时,因为节目热度不足而赞助寥寥,粉丝们主动到商家社媒账号下求赞助,“粉丝真的给种地吧拉来了赞助”还因此登上了微博热搜。比如,在第二季成为赞助商的品牌豪士,就是因为看到节目观众在评论区的高频喊话,决定参与到赞助中,而另一品牌劲仔在赞助节目之后,粉丝认为其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开始在社交平台上主动发布推荐劲仔产品的内容。
《种地吧》从开始的0赞助,到第一季结束时的4个赞助商,再到第二季16个赞助商,粉丝的卖力吆喝功不可没。爱奇艺也借着节目热度开拓了更多商业化的运作,如开发周边商品、举办音乐会等,以实现IP的变现。爱奇艺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中称,《种地吧2》的广告招商收入比第一季增长约80%。
随着粉丝的参与度越高、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越多,想要得到的话语权也变得越大。当粉丝与平台双方出现认知不同、沟通不畅时,冲突很容易爆发。
综艺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内容创新与观众期待之间的平衡挑战。从内容逻辑看,随着节目季数的增加,为了注入新鲜元素,制作方往往会引入特殊主题或嘉宾,增加节目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受艺人未来发展方向和档期影响,节目组更换嘉宾阵容是常见的策略。
但《种地吧》作为一档意料之外爆火的新形态综艺,或许不能用常规的套路去理解和运营。在导演杨长岭以往的采访中可以看出,节目组将《种地吧》能出圈的原因归于展示“土地的力量”而带来的正能量。
实际上,观众所珍视的不仅是节目内容本身,更在于固定嘉宾间的化学反应和团队精神——这种“团魂”是节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观众对节目既有的成员关系产生了“路径依赖”,因此新成员的加入往往会受到质疑,即使新成员的互动未必不如旧成员,但观众的情感投入和期望已经形成。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成为了此次“换人”事件的源头。其实《种地吧》第二季节目开始录制时,成员赵一博的缺席就已经引发了粉丝的广泛猜测和维权行动,不过这次争议最终以赵一博归队告终,并未将影响扩大。而另一档以“团魂”著称的国产综艺《名侦探学院》引入新嘉宾后也遭遇了类似的争议,新成员的加入一度打破了节目原有的高智商素人标签,引发了观众对节目定位的疑虑。
不过,“十个勤天,缺一不可”固然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从实际操作层面看,多人团体的活动,往往需要复杂的协调和沟通,并非平台一方的意愿就能够掌控全局。“十个勤天”分别签约在不同的经纪公司,比如蒋敦豪属于“海西传媒”,而赵一博签约的是爱奇艺旗下的经纪公司“超级向上”,鹭卓和卓沅则签约了“白色系”。公司对各自艺人的规划不一样,要想继续合体,需要平台、制作公司、经纪公司多方都有意愿。成员蒋敦豪在7月22日对脱粉事件的回应中表示,“第二季为了凑齐十个人,节目组花了不少心血,做了不少工作”。
另外,“十个勤天”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有不同的方向和梦想,比如蒋敦豪在参加《种地吧》节目之前的身份是歌手,他在参加第二季节目之前就已经有过犹豫,“我真的要放下我的乐队和舞台,在地里再待上半年吗?”他表示自己一直希望能找到两全的办法,而节目组目前的提议对十个人来说是最好的解法。《种地吧》第二季杀青之后,蒋敦豪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音乐巡演。“十个勤天”另一位成员赵小童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参加节目之前的身份是演员,他在第一季录制结束后参演了话剧《蓟州疑云》。
《偶像联系生》《创造101》等节目推出的限定男团、女团中,因为个体发展导致合体次数减少的例子并不少见。在节目爆红之后,如何维持艺人前途、经纪公司利益、平台发展、节目创新之间平衡,始终是个难题。
其实从节目模式和社会效应来说,《种地吧》对慢综艺形式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进展到第三季,《种地吧》也将面临市面上大多数综艺节目都会有的问题,比如观众失去新鲜感、广告太多、不同粉丝团队之间的矛盾等。
在《种地吧》的观众群体中,除去热衷做数据、控评、跟拍的饭圈粉丝,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普通观众,他们想要争取的或许只是一场体面的告别,既然在节目运营上依赖了粉丝带来的热度,节目组也就需要更重视粉丝的情绪。
8月7日,《种地吧》官方微博宣布了第三季开始筹备,计划将走出后陡门,去助力更多的项目。如何与观众有效沟通重建信任,延续“相信土地”的初衷,将是节目组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毕竟最开始节目就是以真诚为必杀技赢得的一切。另外,遵循内容逻辑还是流量逻辑,《种地吧》可能需要作出选择了,熟悉的阵容能够稳固节目已有的观众基础,但能否在内容上突破自我对嘉宾和节目来说都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