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南方电网首份管制类电网企业ESG报告——深圳供电局ESG报告在深发布,现场还签署了全国出口企业最大规模绿证交易协议。
绿证相当于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是消费绿色电力、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证明,每个证书具有唯一编码。绿证交易是以绿证为标的物的市场交易,也是企业减排降耗的补充手段。
深圳市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型城市,绿色电力是“新三样”等商品应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有力支撑,对出口型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当天,在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的撮合下,总部在深的多家外向型企业打包了全国厂区的绿证需求,现场与知名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达成350万张绿证交易,折合绿电35亿千瓦时,成为迄今为止全国出口企业最大一宗绿证交易。
据了解,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许多国家已通过实施碳关税等政策,将加大我国新能源等外向型、出口型企业的运营难度与压力。为了自证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降碳或零碳行为,参与绿电绿证交易成了这一类型企业的必要手段。
2023年深圳市参与绿电交易用户数达60家,绿电交易总量达5.9亿千瓦时,约占全省23.35%,交易金额超1600万元,为全省最高。深圳市绿点绿证服务中心自2023年11月成立至今,已促成深圳绿证交易达1400万张,折合绿电140亿千瓦时。
最新民调显示,50%的选民反对“大而美”法案的内容,支持率则为36%。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零碳技术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工业减碳的转型问题,但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主体和场景的“万能钥匙”。
与会嘉宾表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对于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中国经验不可或缺。
2025年深圳全市共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约3.2万亿元。
“中国在推动能源清洁转型方面作出巨大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纳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世界树立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