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蚂蚁集团在北京成立新公司“数字蚂力”,布局AI企业服务市场。
“原本谈到我们整个AI TOB的行业会在今年大爆发,但事实上今年并没有看到非常显著的爆发。”8月14日,数字蚂力董事长周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她看来,企业经营环节中,从客户服务、技术研发、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有大量的工作可以被AI提效,但AI在许多企业的实际业务应用效果上并不明显,AI的B端应用仍然存在期望与现实的鸿沟。
背后的原因是目前的AI公司或者大模型公司大部分以调用的模式服务企业。企业在调用专业版大模型后,仍需要做大量的人才储备、运维的储备以及和现有的业务流程的结合,而这对许多企业来说存在困难。
数字蚂力瞄准这一痛点。具体来看,数字蚂力的业务分为三类:一是为企业提供智能客服与营销服务,通过客服领域大模型为客户提供“AI云客服”及智能营销、智能培训质检等;二是提供智能运营服务,为企业提供包括在法律、合规等环节的智能服务方案;三是智能技术服务,通过CodeFuse代码大模型,帮助企业实现智能研发,降低技术研发的门槛,提升技术的可用性。
人机融合是数字蚂力的一项特色。以智能客户服务距离,大模型发展到今天,技术的成熟度仍然不可能所有的服务都通过智能对话、机器人来完成,周芸介绍,人工服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数字蚂力人机融合的方案就是用一整套AI的能力去支持人、服务客服人员,让客服人员更好地去跟人沟通。
周芸认为,未来的AI应用除了基础模型以及专业领域模型的能力,还需要跟企业现有的流程、现有的商业规则去结合的能力,同时要让AI应用真正产生业务效果,AI公司或者大模型公司需要有一定的交付能力。换句话来说,AI的B端落地需要与之匹配的行业解决方案和端到端的服务交付。
“下一个十年,蚂蚁集团的科技战略会聚焦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两大领域。”数字蚂力推出的同时,蚂蚁集团首席技术官何征宇表示,蚂蚁将重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坚持面向产业、全栈布局,“希望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便利”。
谷歌将在实验室外测试AI搜索模式;消息称微软Azure平台将托管马斯克的Grok AI模型;多邻国推出148门AI生成的新语言课程。
AI大模型已成为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蚂蚁集团于近期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利润分配议案。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既关系我国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升级迭代,也与央企自身实现转型升级息息相关,可能成为“一点破全局”的关键一招。
机器人马拉松按下了AI下半场的按钮,宣告进入实践出真知的物理世界试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家走在了敢为天下先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