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2024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刘爱华介绍,7月份全国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都和上个月相同。
从同比来看,具体结构性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黑色金属、非金属和装备制造业相关行业价格下降是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建筑施工,水泥、钢材等建材需求仍然偏弱,7月份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下降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3.7%。此外,受市场需求偏弱的影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2.6%。
二是国际输入性价格传导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同比继续有所上涨。7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这三类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7%、4.3%和0.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上涨10.6%。
三是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带动部分消费品制造业价格同比有所上涨。7月份,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价格同比涨幅在0.2%—4.7%之间。
从环比来看,原材料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环比下降,石油、汽车相关行业价格则是由降转涨。总体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国PPI同比和环比降幅都和上个月相同。
“从未来一段时期看,影响PPI的因素还是比较多。”刘爱华表示,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国内房地产市场仍然在调整之中,建材相关行业需求仍然偏弱。另外一方面,从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看,翘尾影响对PPI的下拉作用下阶段趋于减小。综合来看,PPI下半年同比降幅有望收窄,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不确定新因素的存在,部分月份可能还会出现波动。
2022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呈现负增长调整态势,对经济运行和工业企业利润造成显著影响。
随着扩大内需、反内卷、发展新动能等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供需关系趋于改善。
9〜12月份,预计CPI逐月走高的概率增大。
8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CPI同比由平转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叠加本月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