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研究院:国家首次系统性部署绿色转型,数字化绿色化产业集群助力低碳发展 | 可持续+

第一财经 2024-08-15 14:22:02 听新闻

作者:李晔 ▪ 刘慧雯 ▪ 第一财经研究院    责编:马绍之

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绿色转型进行系统性部署。根据国务院政策文件库的数据,此前(2000年至今),我国已出台1460条绿色发展相关政策。

此次出台的《意见》与之前的政策有所不同:一方面,是国家的系统性部署,覆盖面广包括区域发展、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消费模式、科技创新等不同领域;另一方面,在绿色转型方面有新表述,如“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打造绿色发展高地”“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等。《意见》的出台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的方案,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

我们从背景、核心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对《意见》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发现传统产业优化与新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升级带动了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消费领域绿色转型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转型,进而促进生产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三条建议:第一,构建系统化产业生态体系;第二,通过产业链延伸调整产业结构;第三,推行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下的“优化收缩”策略,以助力绿色转型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能源结构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2020年,“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让更多的企业响应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6.53亿千瓦,占比超过半数;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和35%,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60%以上。

《意见》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性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以及实施路径,从而为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继续稳步前行。

2.核心内容

《意见》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并针对部分领域提出了量化目标。主要任务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的绿色转型,以及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的绿色转型五大领域,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意见》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以及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三大环节,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目标

《意见》设定了到2030年和到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旨在加快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针对部分领域设置了具体的量化目标,涵盖能源、交通运输、循环经济等领域。

其中,能源领域的量化目标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达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交通运输领域除了提出到2030年相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的目标以外,还强调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

(2)主要任务

《意见》对五大领域、三大环节提出了全面绿色发展的要求。其中,五大领域涉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三大环节涉及资源利用、消费模式和科技创新。

在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方面,我国首次提出“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强调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示范作用。此外,这些地区在新能源、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已建立起一定的产业优势。

在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是新重点。对于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高排放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低碳改造可能会导致短期内成本上升,但从长远来看,能够降低监管处罚的风险,预防未来碳税等潜在成本。随着碳市场的发展与机制的完善,传统高排放产业还能够通过绿色改造节省碳配额,通过碳交易获得额外收益。通过数智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企业能够降污减排,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能源领域,我国正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电力系统绿色转型。在交通运输领域,《意见》强调了推广涵盖陆、海、空多方面的低碳交通工具的重要性,旨在带动产业链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应用。对于城乡建设领域,《意见》在“推行绿色规划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三方面做出部署。

整体来看,依托《意见》以及相关行动方案构建的系统化政策支持体系,我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影响

(1)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技术升级与新兴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

传统产业绿色优化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两个重点,同时也是两个难点。以高排放、高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的传统煤化工行业为例,企业在进行环保改造时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煤化工是高耗水行业,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高浓度酚类、氨氮以及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这些废水的处理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回用水处理、浓盐水处理以及分质分盐的技术流程。根据项目规模、采用的技术、地理位置等因素,每家煤化工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各不相同。这种投入并非一次性,而是随着环保标准的提高持续进行,不少民营煤化工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持续的环保投入而不得不退出市场。

科技创新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动力,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意见》将绿色低碳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注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提出加大对中小企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资助力度。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实施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成本非常高。创新型、自动化设备需要定制,且适用范围有限、成本高昂,还可能给中下游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压力。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差异化的环保政策、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措施,减轻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等方式,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2)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绿色转型的影响不言而喻。

《意见》中不仅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还对海运、空运的绿色转型提出了要求,强调推进我国航行船舶低碳、零碳发展以及研发可持续航空燃料。这对于海运、空运相关产业来说也是发展的机遇,可以带动电动集装箱船、箱式电源和港口充换电设施等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和发展。

航运业的低碳发展可以通过扩大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的应用规模,以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如LNG加注船和纯电池动力船舶等措施来实现。空运领域的绿色转型除了关注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外,还可以加大对于航空氢动力技术和电力飞机技术的研发力度。此外,推动航空公司加入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也是促使航空业减排的方式之一。

(3)消费行为的绿色转型即生产模式绿色升级

绿色消费是指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推动消费领域的绿色转型,其实是推动绿色理念与绿色实践深度融入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进而促进生产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此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中已提出相关目标: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意见》进一步从供需两侧发力,从“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大绿色产品供给”“积极扩大绿色消费”三个方面,进一步对绿色消费进行了系统部署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资源向绿色、可持续的产业集聚,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空间。

4.建议

(1)构建系统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意见》强调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的体系建设如新型能源体系、循环利用体系、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通过系统化思维,我们可以清晰地识别在实施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的缺失和问题。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产业的蓬勃发展铸就了我国强大的电池生产能力。那么,在这条产业链中,废弃的电池又该如何处理呢?当那些未经处理的废弃电池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时,新能源则会变成一种新的资源耗损。因此,加大对于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回收网络,形成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整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同样,建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利用处理体系,综合考虑秸秆、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收集利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另外,对矿产资源进行系统化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注意劳工权益与开采生态问题,从而提高开采效率,促进矿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产业链延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是不可替代的,产业转型需分步进行。延伸产业链,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转型过渡性的一步。

比如,煤化工产业的“煤头化尾”,通过化学加工,将品位不高的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等形态的产品,包括合成气、甲醇、乙二醇和肥料等,以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产业链延伸为全面绿色转型留出了过渡期,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市场需求与资源供给。这个期间可以合理安排发展规模,避免资源过剩,同时培育替代产业。

(3)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下的“优化收缩”

经济社会发展不一定要依赖无限制的增长,还可以“优化收缩”,通过提升生活质量、优化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等方式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美国的匹兹堡就是这种“收缩”模式的代表。在钢铁和制造业衰落后,匹兹堡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和努力,最终敲定推动城市可持续转型,着重发展高科技产业、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共-私营-邻里伙伴关系”模式,让市民参与城市振兴,推动了城市的绿色建设和海滨开发。

这种“优化收缩”模式在我国企业、产业转型发展中也可以看到。一部分致力于稳健发展的企业,在运营良好的情况下,会优先升级设备以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并主动参与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的一些产业也在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效率,逐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规模化发展。

(本文题图来源:新华社)

——

文 | 李晔、刘慧雯 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我们 | yicairi@yicai.com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