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核电板块高开,截至发稿,杭州高新、兰石重装涨停,南风股份涨超19%,科新机电、中环海陆等跟涨。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从中核集团、中国广核和国家电投等三家核电企业获悉,此次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共涉及11台核电机组,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中核集团有3台,中国广核有6台,国家电投有2台。值得关注的是,这11台核电机组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国常会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包括中广核6台、中核2+1台等),年内核准预期基本落地。其中徐圩核能供热厂一期工程拟建设1台HTR-PM600S高温气冷堆机组及配套设施,这也是全球首台核准的四代气冷堆机组。建议关注核电设备(压力容器、核电阀门、特种电机)、乏燃料循环、核电建设等细分环节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表示,中国的核电发展边际正在改善。总量层面,2019年重启核电核准后,核准的机组数量逐渐增长,2022、2023年分别新增核准了10台机组,预计2024年核准数量仍将增加;技术层面,三代核电堆正在全面国产化替代,四代堆的研发引领世界。除了发电领域,军民融合的应用场景也推动了中国核电的发展。此外,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核电领域的合作逐渐紧密,核电设备以及技术的出海也将助力核电行业发展。我国核电电源投资额与中国核电的资本开支均呈上升趋势,带动了我国核电设备行业规模增长。核岛设备不仅在核电设备成本中占比最高,技术壁垒同样较高,行业格局较为稳定。未来随着我国核电设备的发展,核岛设备的相关企业必将快速发展。
方正证券指出,2022-2023年每年均实现10台核电机组批复,预计今年核准数量有望保持。临近年底,核准概率预计逐渐增加,三四季度或为重要时间窗口,建议重点关注。
本次核准的机组中有8台类型均为“华龙一号”,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已从“引进消化”向“自主输出”转变。
如果外部压力和外部政策明朗化,或许可立刻触发国内政策出台,无需等待外部变动影响到国内的经济数据的时点。
据去年12月15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介绍,2025年中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将达6500万千瓦左右,确保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月社会融资总规模等金融数据或将公布;美国1月CPI和PPI数据将公布;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
机构表示,中长期看北交所值得重点关注业绩稳定增长、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