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4-08-22 07:42:59 听新闻
责编:唐嫣蓓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当下转债市场的波动,信用违约加剧并非核心因素,更多还是来自对于权益市场的谨慎。经历了7-8月调整之后,转债的性价比相较权益有所提升,从债性角度来看,转债YTM的中位数已经在3%以上,虽然考虑到违约风险和波动率,但是个券层面上一些绝对收益的品种仍存。后续判断方面,我们认为有3个落脚点:1、正股业绩支撑且转债期限较长的平衡型超跌品种,如果权益回暖,弹性修复动力更强;2、期限较短且信用风险可控的偏债型品种,如果纯债波动率加大,比价效应提升;3、绝对价格90以下的下修博弈。
新发爆款抢不到,存量好基不让买?
近10年来,标普500指数9月平均下跌近2%。
机构“购物车”大公开
35万亿背后的基民十年进化史
证监会方面称,持续丰富产品供给,将推动液化天然气等重要能源品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