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承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高端对话第一场在四川省宜宾市顺利举办。此轮对话聚焦“动力电池的新场景与新机遇”,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作为主持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黄学杰,中国船舶集团712研究所副所长朱刚以及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梁锐5位嘉宾深度对话,共同探讨动力电池行业的应用创新与场景实践。
动力电池的新应用场景是高端对话的核心议题之一。孙学良表示,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不仅提升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潜力,还打开了电动航空、低空飞行器、机器人和军工等新领域的机会,目前业内正在着手解决新型固态电解质、固-固界面接触等问题,有望在未来5—10年实现落地。
电动船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新场景之一。朱刚称,电动船舶用电量高、运输成本低,环保优势突出,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预计将加速发展。电动船舶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安全性,二是电池成本。其中成本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水电、与水路电网储能相结合和标准化设计来逐步解决。他表示,内河和近海航行有望成为采用纯电动模式的主要场景,而远洋航行则可能采用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组合应用。
动力电池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备受市场关注。对此,付炳锋表示,当前技术体系已相对稳定,下一步的增量主要来源于海外市场,以及电动车对燃油车更大规模的替代。在这一过程中,电池能量密度、重量和充电速度的优化至关重要。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将对电网产生影响,付炳锋认为电池储能和车网互动技术将迎来新机遇,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也将迎来增长。
黄学杰则认为,第二增长曲线的开发同时也取决于企业精密制造能力的提升和新材料的研发创新,这二者的发展将带来更低的电池成本和更高的电池质量,在产业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打开市场天花板。
从一线电池企业角度,梁锐建议通过三点来促进动力电池行业的二次发展:一是深耕应用场景和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场景应用促进产业发展;二是配合中央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矿产开发技术,更好地响应政策和监管要求等;三是升级企业竞争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专家们认为,动力电池产业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承载,亦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我国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与应用突破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的逐步深化,以及新场景应用的持续拓展,动力电池产业正在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正如杨宇东所言,动力电池产业充满了想象力,是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关键载体,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的推动力量之一。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实现绿色能源革命贡献更大的力量。
据悉,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9月1日上午在宜宾市正式开幕,这是该大会连续第三年在宜宾市举办。作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市是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完整、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9月1日上午11:00还将举行第二场高端对话,主题为“动力电池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动力电池是怎样跑出来的
万向钱潮:固态电池研发与量产进程正常推进中
对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廉玉波认为还需要3~5年时间,且“3年比较艰难、5年比较现实”。
半固态电池基于高安全性、与现有产线的高兼容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有望成为当下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的过渡方案,将先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带来首轮投资机会。
目前,深圳正全力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加速打造继电子信息产业后的深圳市第二个万亿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