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沪指震荡走低,盘中一度失守2800点,创今年2月8日以来新低。
盘面上,中船系、电子烟、教育、电池等板块上涨,银行、煤炭、贵金属、电力等板块下跌。
机构如何看待后市?
东莞证券表示,从中线来看,随着9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扩内需政策加码,以及中报季结束后市场风险偏好的边际改善,有助于市场逐步企稳。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可关注量能变化以及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
国金证券表示,只有9月先行降息,尤其5年期LPR50bp以上,且中国出口还不能出现明显下滑,保住企业实际回报率在可控区间(-1%~0%),年内方有望看到“市场底”。建议“右侧交易降息逻辑”,静待降息落地再行风格切换,从银行、高股息逐步切换至消费,尤其是中小盘成长“进攻”。在此之前,A股市场波动率仍有上行压力,维持防御。
哪些板块值得投资者关注?
中金公司表示,A股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已经披露完毕,全部A股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其中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从结构上看,偏上游的石油石化、有色金属业绩环比明显改善,受益于出口的机械、汽车、电网,TMT板块中的半导体、消费电子、算力等,以及农林牧渔、公用事业是结构亮点。
中信证券表示,步入9月,政策处于观察起效期,外部信号进一步明朗,价格信号拐点仍需等待,配置上,底仓红利,增配出海,成长加内需短期或有修复,增配仍需等待价格信号拐点。
2025年下半年投资者面临短期市场震荡与潜在企稳的多空拉锯局面,政策变化、市场情绪波动及地缘政治事件带来冲击但形势正向有利方向发展。
混乱且缺乏统一标准的信息披露机制成为“理财刺客”的天然掩护。
邀请东方电气、上海石化、华润双鹤三家央企代表,分享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产业转型升级的实例。同时邀请中证指数公司和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专家,现场交流互动。
这种个体体验正折射出市场整体变化。
超五成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六成受访投资者认为未来十年里中国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