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3时,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广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介绍,预计到2025年,广州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达到300亿元。
杜新山表示,这几年广州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得益于积极优化了三个方面的环境。
一是优化产业环境。广州市成立网络安全产业促进会,与中国网安、绿盟科技等国内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网络安全产业园,签约入驻14家企业、引进4名院士,有力汇聚国内外网络安全产业领域产学研用等资源。截至2023年底,在广州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的,从事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或服务业务的组织机构,共有401家。近五年全市网络安全企业营业额总体实现平稳增长,五年总增长率为48.8%。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前10强企业,均在广州设立了子公司或分公司。
二是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达到了21家、241家、195家,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了129名,聚集广东省80%的高校、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广州大学2017年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及其团队,成立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现已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珠江学者、香江学者等在内的一大批高级人才。广州地区共有8所高校设置有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仅诞生了一批龙头互联网企业,也催生了一批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巨大的数字科技新锐企业,2024年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企业达到24家,位居全球城市第九、全国第四;涌现出3家成长于本土的千亿级信息科技企业,有全国百强互联网企业7家,上榜数量居全国第三。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广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头号工程”,推动营商环境改革1.0版本的“简政放权”迭代升级到6.0版本的“宜商兴业”,从指标突破到系统性综合改革,从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升级到“全要素环境”。
侦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1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1名,查获涉案公民个人信息近亿条。
工业投资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快速增长10.2%。
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广州全市蚊媒风险等级处于中风险。北京街道、景泰街道、光塔街道、登峰街道、大石街道、桥南街道、南岗街道、石楼镇等被评定为高风险区域。
当前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处置关键窗口期,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责任重大、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