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星网将推行北斗规模化应用,明年北斗将在这些领域落地
9月3日,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重庆开幕。大会上,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携手重庆联合发布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行动,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空天信息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
天风证券指出,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领域,预计2025年北斗将在交通运输、公安、能源、应急、自然资源实现全面覆盖;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兼容应用覆盖率预计达到90%以上。
②我国首个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
9月3日,在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产业化论坛上,“空天遥感数据要素评估服务平台”投入运行,并上线一批经过质量评价的地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要素产品。该平台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研制,是我国首个集遥感数据要素、质量评价和价值评估为一体化的空天数据要素综合性服务平台。
长江证券指出,到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随着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入,数据产业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或将有实质性进展,建议关注具备数据资源或具备数据产品开发能力,在数据要素交易商业模式方面有充分探索的厂商。
③超高纯石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3日从黑龙江省鹤岗市召开的天然石墨高质化利用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王炯辉科研团队攻克石墨高温纯化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纯度达到99.99995%以上的超高纯石墨产品,标志着我国超高纯石墨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长三角数链基于“1+1+1+X”架构体系,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1200台专用算力设备组网。
为破除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中的诸多堵点卡点,需从治理理念与具体制度上着手,树立“以用为主”的观念,明确数据治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合规要求,更要通过数据的安全高效利用驱动数据业务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生产工具革新、场景驱动价值释放、流通生态重构、中小企业赋能和制度技术协同五大方面,推动数据要素从“沉睡的金矿”转化为“流动的血液”,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六大商协会发声,表示坚决支持商务部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裁定。
破局与共生,数据大使馆有望推动中国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塑造”全球数字秩序。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平衡安全底线(动态管控风险)与发展高线(释放数据红利),以此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公共品的共赢输出。这一创新实践,或将为数字时代的“休谟难题”(开放与安全的悖论)提供东方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