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我国8月气温创新高,降水北多南少;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全国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1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97.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2%,空间上总体呈北部偏多、南部偏少分布特征;有14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北方地区;海河、辽河、松花江和黄河流域降水均偏多,其中海河流域偏多78.5%;长江、淮河和珠江流域降水均偏少,其中长江流域偏少45.3%,为历史第二少,仅多于2022年。
贾小龙介绍,8月我国北方暴雨过程频繁,致灾性强。月内,5次暴雨过程影响北方地区,101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极端阈值标准,辽宁羊山(241.2毫米)等14站突破历史极值。其中,8月18-21日,辽宁葫芦岛地区出现1951年以来当地最强降雨,建昌县大屯镇大屯村最大过程雨量648.3毫米、最大日降水量638.8毫米,均超过辽宁省1951年以来历史极值,其中最大日降水量为建昌县国家气象基本站常年年降水量(549.1毫米)的1.16倍。
南方高温天气持续,极端性强。8月,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及重庆、四川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超过15天,22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阈值标准,浙江义乌(42.8℃)等18站突破历史极值。
长江中上游沿线气象干旱露头发展。8月,长江中上游沿线多地高温少雨,气象干旱露头并发展。月底,四川西北部与东南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重庆南部、湖南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东南部、江西西北部等地有中旱及以上程度气象干旱,贵州西部有重旱。
此外,强对流多发散发,局地损失重。8月累计出现4次强对流过程,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损失较重。
浙江省1月至7月进出口、出口、进口3项外贸数据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上海外贸顶住压力、稳健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呈现出“韧性足、活力强、动能新、表现优、畅通快”5方面特点。
上半年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跃,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收入和支出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汇市场预期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金延续净流入。
6月份,苏州货物贸易进出口2197.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392亿元,增长3.5%;进口805.5亿元,增长3.4%。
当室内外温差超过7℃时,血管就如同“被反复揉搓的橡皮管”,这种剧烈波动对动脉硬化患者是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