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消息,9月5日,由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中山市政府、香港知识产权署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粤港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讲座”在中山举行。
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授权5.3万件,占全省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7.99%,同比增长63.14%;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中小企业数占全省有发明专利授权企业总数的94.72%;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近3.7万件,同比增长28.14%,比全省有效发明专利的平均增幅高5.89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不仅是广东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级创新发展新引擎,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科技集群第2位,体现了粤港双方在全面强化两地知识产权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大湾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发展、助力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风险缓释”机制力图破解高校院所专利“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顽疾。
推动一批知识产权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在安徽落地,不断健全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和“全链条”工作机制,不断壮大知识产权强市、县域、园区队伍。
深中通道让深圳与中山成为了左邻右里;海陆空铁多维联动,多种交通方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紧密联系、要素流动的纽带。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强调,要着力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出台有利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这些来自1500米深海的清洁能源,通过香港、三亚、珠海等地的陆岸终端,源源不断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