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士汪华林:资源循环利用早晚会实现,氢是主要载体

第一财经 2024-09-09 19:58:22 听新闻

作者:缪琦    责编:刘展超

他认为,未来在绿色低碳技术中,加氢和电转化将成为主要的技术之一。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

在9月9日举行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之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以“科技创新塑造未来能源产业新格局”为主题,各界人士重点探讨未来能源的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汪华林在现场分享了绿色低碳设计的新要求、新路径和新实践。

他认为,从近300年的经济增长周期来看,如今已进入了第六波经济增长周期。在第六波周期中,经济增长主要有两个轮子,分别是绿色化和数字化。“不过这两个轮子的增长速度不一样,其中数字化发展快,而绿色化发展慢,绿色化也成为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长中最薄弱的环节”。不过,再过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绿色化将成为更有前途也更有希望的技术”。

汪华林提出,从气候变化指标来看,除了气候变化,还要关注新污染物、地球化学物质流动等,并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研究。

具体到石化行业的减排,中国是在分三个阶段推进,即采用减半、减半,再减半的方式来做。目前2005年~2020年,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个减半,“下一步估计会更加重视,加强经济发展阶段可能得减得更快”。

在他看来,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双向奔赴,人们用绿色化的手段和方法把数字化过程中的污染物消耗降下来。同时用数字化的办法把绿色化过程中的能耗污染物排放降下来。

目前中国走的绿色低碳路径,主要采用原料替代、工艺替代、燃料替代三种方式。就原料替代而言,把近300年来地球当中排放的污染物放在时空坐标下进行分析,他表示,很分散且存在时间很短的废弃物难以回收利用,而钢铁、塑料那些污染物则长期留存着,“钢铁每年的腐蚀率才3%,化纤也类似,所以资源循环利用是早晚会实现”。

他提出,要直接把这些污染物转化为战略性资源,氢是主要载体。其次是电。通过电和氢的结合,才能把污染物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原料。当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污染物,但这些污染物会更少一些,之间的转换也可以继续进行,因此未来在绿色低碳技术中,加氢和电转化将成为主要的技术之一。

在实践上,汪华林分享称,华东理工大学主要围绕从碳氢到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变成碳氢氧这两条线在做研究。未来将围绕二氧化碳如何变成航油、燃油,以及生物质如何通过脱氧变成石油天然气这些燃料。这两者的结合,是当前科技创新的重要任务之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