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2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利用网络实施侮辱、诽谤犯罪19件20人,利用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335件1569人。
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厅长侯亚辉介绍,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
侯亚辉介绍,在检察机关今年开展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最高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积极稳妥扩大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办案规模,加强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协作,集中办理一批个人信息保护重点案件,强化精准监督和诉源治理。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起诉利用网络实施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772件3768人。
同时,检察机关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网络侮辱、诽谤犯罪,符合刑法规定的,依法适用公诉程序,有力惩治相关犯罪行为。
侯亚辉表示,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强化履职尽责,针对当前网络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落实好法律、司法解释以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整治“网络水军”相关违法犯罪活动。检察机关还将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公益诉讼办案力度,研究创设网络空间公益损害评估、修复和预防的检察公益诉讼司法规则。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负责人表示,非法集资不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而且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
依法加大财产刑的适用,让犯罪分子不能从犯罪中获利,剥夺其再犯罪能力
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厅正式挂牌成立,体现了党中央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一步迈入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阶段。
有法学专家认为,专项监督启动后要注重后续的追责,并期待其成果能最终转化为法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聚焦民生领域,涵盖灭火器、柴油、化妆品、化肥、药品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