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赖一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来源一财号“我和我的家乡”系列策划,更多“大V话家乡”请点击这里。
我的家乡腊圃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的中部,是一个以赖氏家族为主的广府与客家人合居的村落。至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腊圃村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
自从八十年代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便离开了腊圃,工作之后回去过几次。后因公务太忙,又因这样那样的变故一直未能成行,留下了些许遗憾。已有十多年没有再回家乡。常常回忆起年少时在家乡的美好时光。随着乡村振兴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昔日家乡的青山绿水想必早已成为了金山银山,村里的集市也已经变成了如同城里的商业闹市街区。所有这一切的憧憬,都令我充满着期待早日成行,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
今年入伏之日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腊圃,心情也是格外地激动。记得是2024年7月的一天,家住顺德陈村的莫总起了个大早,便驱车奔驰在广台高速上,经历了一个半小时的行程,最后沿广油公路来到四丰村附近的广州华立学院。
腊圃农贸市场项目毗邻广河高速和从莞深高速,项目包括两层的肉菜市场和三层的干货市场,为增城非遗文化传承地,建设文化特色小镇,探索功能分区合理、干净整洁的超市运营模式(见图一 小楼镇腊圃村农贸商业项目)。
腊圃村农贸商业项目共分两期,一期主要对核心区约181栋房屋的外墙进行统一风格翻新,铺设约3公里的沥青道路,沿街配套同步更新,核心区单独地块新建腊圃市场、干货市场、机械停车楼;外环区红棉路、东街南一巷、青云东一巷道路铺设沥青,约191栋农房外立面风貌管控提升。项目一期总投资约7000万元,预计2024年完工。项目二期主要对腊圃村现村委办公楼及周边地块进行开发建设,打造集办公、商业、酒店等用途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计容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34亿元。
村书记赖锡明如数家珍地接着说,腊圃村农贸商业项目建成后将盘活全村112间闲置商铺,带动121家现有商铺发展,预计给村集体增收6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超600万元。腊圃村农贸商业项目的正式动工,为小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对促进小楼镇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将打开增城北部山区商贸的新局面。
现在腊圃村的经济建设发展,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氛围,并优化了营商环境。村里还积极探索利益机制,通过建设主题民宿共享空间、乡宿小院、帐篷活动营地、无边泳池等精品共享乡村民宿,以及整治优化周边田园、绿道景观,打造了“仙榄沙龙”新乡村示范带共享乡村产业模式示范点,推动村民共享发展成果。2023年11月,入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
腊圃村是迟菜心的原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专家指导和政府补贴的支持下,当地规模化种植迟菜心,种植面积从十几亩发展到2000多亩。迟菜心不仅成为了腊圃村的主导产业之一,而且其产品质量上乘,上市期间精品迟菜心甚至能卖出每斤30元的高价(见图二 小楼镇腊圃村迟菜心种植基地)。
报德祠位于增城区腊圃村的田园中,古建筑群面积不是太大,但小巧精致,明洪武十八年由皇帝朱元璋赐建的报德祠也有600多年历史了,三座建筑横向排列呈一整体,统称报德祠。成为少见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建筑。建筑左边有棵大树,也是历史久远。周边环境还有现代的保利小楼别墅,呈现出古色古香,绿树掩映的景致。田园里的农作物,不远处的村庄及老街,古朴与现代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见图三 小楼镇腊圃村保利小楼大院)。
报德祠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商业和文化项目的落地,实现了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报德祠旁边供奉着字神的仓沮圣庙距今已有800多年,景星楼(又称文笔塔,村中有考取状元者方可搭建)也有600多年历史,村里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开笔礼”作为腊圃赖氏家族的传统习俗,自古重视后辈的品行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这一习俗自元代至清朝,每年8月份举行,代代相传,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学子考取功名,成为了腊圃村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四 小楼镇腊圃村报德祠与文笔塔)
离开了报德寺,我们又来到了赖氏宗祠,现已成为腊圃村的老年活动中心。随后在与一位宗亲老者的交谈中,了解到目前腊圃村有8000多宗亲在此居住。村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完善,建有老人院、曲艺社、联防治安队和卫生清洁队,村中人文氛围浓厚,重视教育,村中设立教育奖励助学金。
家乡腊圃村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温带与热带的交融处,拥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质特色农产品如迟菜心、山泉猪、大刺鳅、丝苗米、乌榄、北园绿荔枝等畅销全国各地,为腊圃村及增城区小楼镇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腊圃村的经济发展正在经历显著的转型和提升。依托腊圃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小楼人家报德祠核心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农业、生态和旅游资源。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抓好都市农业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加强了环境整治,完善环村路绿化、美化工程。家乡的发展见证时代变迁。通过特色农牧一体化等措施,助推农业腾飞,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信家乡腊圃村在推动和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发展特色古村旅游,必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湖北近年来涌现出潜江龙虾、随州香菇、洪湖藕带、武当山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这些优质农产品如何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抓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